“不過話說回來,你的法國股東們,對利比亞的好消息是怎么看的。我認為關鍵在于能否讓法國政府在利比亞的穩定工作。當前的局勢是很清楚的,英法就算是站在一起,也只能頂住美國或者蘇聯的一方施壓,而我們和法國加在一起,仍然有兩千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我們的利益重合越多,配合起來才會越容易。”
從不能呼吸的狀態中解脫出來,艾倫威爾遜還沒忘記詢問帕梅拉蒙巴頓關于利比亞石油的進展。
“我覺得是不成問題的,法國人非常熱心這件事。”帕梅拉蒙巴頓表達了樂觀態度,“為此我甚至專門在一些場合,和法國人道過歉。”
“這好吧現在確實是需要團結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張了張嘴,倒也不好說什么。
如果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法國人的視角,那么看到的事情是這樣的,戰爭期間并肩作戰的英美兩國,如今卻在譴責法國對德國的嚴苛。他們一方面寬限德國,另一方面給德國貸款投資,甚至還向法國催還戰爭期間的欠債。
二戰法國也并不是投降,而是戰敗了,法國的領土在歐洲雖然算是很大,但也并不具備持久戰的本錢,法國在戰敗之前的短短時間,也給德國造成了二十萬的傷亡。
歐洲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容錯率,現在面對蘇聯也是一樣,所以艾倫威爾遜哪怕心里認為,蘇聯不會真的入侵歐洲,也無法令說服別人,畢竟當前的歐洲是不容犯錯的。
他倒是很想找一個平衡點,但真的開始找才發現,并不是這么容易找到。
這一天艾倫威爾遜接到了一個電報,就是關于英屬馬來亞新鈔的準備工作,新鈔已經印刷完成,隨時可以投入市場。貨幣改革的基本條件已經就緒。
艾倫威爾遜覺得這正是一個好時候,畢竟美國人忙著呢,蘇聯人夠不到。算是一段安定時間沖著帕梅拉蒙巴頓透漏了這個消息,“親愛的,有沒有興趣開一家銀行”
“在馬來亞么”帕梅拉蒙巴頓反問,然后就看見艾倫威爾遜點頭,便更進一步追問道,“你在馬來亞的工作,有沒有參照物。”
“大概和港幣差不多。”艾倫威爾遜實話實說,用港幣舉例子,港幣最風光的時候應該是在民國初年,那個時候的港幣不僅僅是一座城市的貨幣,而是整個珠三角的流通貨幣。
畢竟比起當時混亂的政局,由英國管理的香江算是非常穩定,更何況港幣和英鎊掛鉤。
“我要和母親商量一下”帕梅拉蒙巴頓停頓了一下補充道,“母親認識很多銀行家,和美國的猶太人也有不少朋友,當然我們肯定不會違背大英帝國的利益。不過這種專業的事情,我想要了解一下,你覺得呢”
“沒問題亞洲英鎊的發行肯定需要幾個銀行起到監管作用。”艾倫威爾遜透漏道,“如果周邊國家的匯率不穩,亞洲英鎊的使用量說不定還會擴大。這取決于以后英屬馬來亞是否和周邊在發展上來開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