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二十世紀,轟轟烈烈對南極跑馬圈地的序幕拉開,連希特勒的德國都摻和了一手。當然隨著德國的戰敗,南極和德國又沒關系了。
變成了靠近南極的國家在進行爭奪,英國因為福克斯群島,以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支持,對南極游主權要求的國家還有美國。
但是一共有八個國家對南極有主權要求的討論,引起了蘇聯的注意,蘇聯照會八國政府,表明不供認任何國家以任何方法對南極提出的疆域要求,不供認在沒有蘇聯參加的情況下做出有關南極的任何決議。
因為南極的第一塊土地實際上是帝俄發現的,蘇聯在南極的發現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這就導致了美國態度的轉變,和蘇聯一起不供認任何國家對南極的疆域要求,一起保存他們自己對南極提出疆域要求的權力。
“我就說過,美國人不吭聲不吭氣的,很多問題上是和蘇聯站在一起的,現在就差直接和蘇聯紅軍交戰了,還在南極這種幾乎是象征性的問題上,暗中聲援蘇聯。”
艾倫威爾遜知道,在南極主權問題上,澳大利亞認為自己優勢最大,因為澳大利亞幾乎是獨自面對整個南極洲,旁邊又是血濃于水的新西蘭,又有英國的聲援。幾乎是有一種勢在必得的心理,現在被蘇聯這么一番警告,自然是氣不過。
不過艾倫威爾遜一個凡夫俗子,截止到二十一世紀都沒發覺,有什么辦法能把南極利用上,自然是對南極不關心,而是準備相關資料,準備去堪培拉,爭取澳大利亞對維護英國傳統影響力的支持。
這些資料包括但不限于,英屬馬來亞的貨幣改革和相關產業扶持。
在關于英屬馬來亞亞洲英鎊的發行權銀行設置當中,預計中的三家銀行,一家銀行完全是英國的國有銀行,另外一家銀行為英國的私人銀行和澳大利亞政府進行分配股權的銀行。
第三家銀行就是帕梅拉蒙巴頓新成立的沙撈越開發銀行,這家銀行也不是單獨歸帕梅拉蒙巴頓所有,同樣也存在大量的私人股東,只是恰好和白廳的一些公務云首腦同名而已。
英國雖然有這個影響力,讓澳大利亞在礦產資源上對英屬馬來亞支持,而且并不難達到目的,但是什么都沒喲利益捆綁來的直接。
而且讓澳大利亞對英屬馬來亞礦產上的扶持,付出一些代價是合情合理的。英屬馬來亞的貨幣改革匯率早已經定下,名義匯率是一比八,實際匯率一比六。留出來的兩塊利潤,雖然不能竭澤而漁,但是留下浮動的余地還是很大的。
用這一塊爭取甚至綁定澳大利亞的利益,同時也符合大英帝國在亞洲影響力的維系。
一架從倫敦飛抵吉隆坡的彗星專機,在經過了必要的檢修和加油之后,便帶著準備充足的艾倫威爾遜飛向了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
隨著彗星客機的不斷出廠,漸漸出現在了各國的航空公司當中,澳大利亞對這一款客機已經不再陌生,并且也有意更新澳大利亞航空公司的客機。
抵達堪培拉的艾倫威爾遜,首先見到了澳大利亞總督,取得了支持之后,便去尋求澳大利亞總理羅伯特戈登孟席斯的支持。
羅伯特戈登孟席斯是澳大利亞自由黨的黨魁,對當前的英國來說一樣和前任是一個號的選擇,因為孟席斯是狂熱的親英派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