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黨占優勢,英國可能會緩慢的衰落,但要是自認維護英國的保守黨執政,艾倫威爾遜就得防著大英帝國表演花式自由落體運動了。
當前他就在一點一點的努力,讓英國從自由落體運動的軌道上脫離。
捫心自問,現在各大英屬殖民地的專員,有一個像是他這樣,幾乎都處在工作狀態中的么根本沒有,艾倫威爾遜自己都認為,如果白廳有一個典范需要樹立,除了自己之外根本沒有第二個人選。
在和澳大利亞總理孟席斯進行愉快的商談之后,艾倫威爾遜便向倫敦發電,表示維護鞏固英國在亞洲影響力的想法,得到了澳大利亞的熱烈響應。相信實行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電報中,艾倫威爾遜還報告了,澳大利亞希望設立一個在英屬馬來亞的公署,這個專員公署倫敦是否同意。
很快艾倫威爾遜就接到了回電,詢問他這個英屬馬來亞專員的意見,為此艾倫威爾遜表示專員公署可以設立在新加坡或者檳城,當地都屬于原來的海峽殖民地。
關于對亞洲進行經濟和發展的扶持,艾倫威爾遜接到的指示是,最好和帝國特惠制重合。
艾倫威爾遜秒懂,便開始和澳大利亞方面進行商議,通過經濟增長的方式來幫助東南亞實現政治穩定,從而維護了印度洋以及太平洋周邊的地區安全。
澳大利亞本土地廣人稀,不缺乏資金和技術,但是資源開發有限。但東南亞的人口可不少,市場潛力巨大。澳大利亞通過對于東南亞的援助,在打開當地市場的同時,通過利用當地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推動本國的能源開采與產業升級。
要知道就算是英屬馬來亞也有一千萬人口,澳大利亞人口也才剛過九百萬。更何況可以通過英屬馬來亞的重要咽喉位置,輻射周邊。
對于澳大利亞某些問題,艾倫威爾遜也進行了解答,比如澳大利亞認為,像是印尼這種具有敵意的國家,如何能夠占領市場。
“蘇聯的計劃經濟尚且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更何況印尼還不到那個程度。從市場規律來看,物美價廉的產品遠不是關稅就能解決的問題。”艾倫威爾遜對著澳大利亞的人想都不想道,“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只會帶來猖獗的走私業。”
“印尼是一個島國,防備走私的成本本來就巨大,我看不出來有什么好的辦法。”
印尼還是澳大利亞人最關注的問題,因為涉及到國家安全。艾倫威爾遜當然是主動表示對這個問題的關切,一直在進行嘗試推翻蘇加諾政權的努力。只不過目前時機還不成熟。
歷史上美國主導的那一次行動,可以說是大獲成功,艾倫威爾遜愿意替美國分憂,不過對大英帝國的利益而言,失敗就是成功。
當然這種想法,單純的澳大利亞人沒有必要知道,美國干掉了印尼共的行動雖然成功,但沒有改變澳大利亞的處境。只不過是換了另外一個面孔出現,畢竟爪哇島上億人口對比澳大利亞這么大的面積和稀少人口豐富的資源,不會因為蘇加諾倒臺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