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在東方大打出手,歐洲防務壓力增大。伊曼紐爾一定是開心了。”艾德禮說到這忽然像是想起來了什么,“莫里森,還記得之前的那一份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報告么。”
“當然記得,蒙巴頓將軍是那一份報告的堅定支持者。”莫里森點頭,顯然也對這一份報告非常了解,肯定是看過的。
“之前我并不愿意對其投入,本來財政開支軍費比例就過高。但是現在看來不投入是不行了,三位一體核打擊當中,我們缺乏的是潛艇以及路基導彈投入。戰略空軍反而已經不需要過多投入了。”艾德禮撓著光潔的大額頭,無奈的道,“好吧,我們和國防大臣商量一下。片面扶持空軍是不行的,保障大英帝國的安全,軍費投入要平衡。”
如果不是蘇聯虎視眈眈,艾德禮都想要把陸軍裁撤,縱觀歷史,英國就沒有在和平時期保持過這么大規模的地面力量,可現在不保持不行。
國防大臣伊曼紐爾,肯定對軍事上投入是開心的,說不定幾個海務大臣也開心。雖然和水面艦艇無關,但是潛艇項目也足以令人信息。
吉隆坡,長期把電報當成即時通訊的艾倫威爾遜,從尊敬的第四海務大臣蒙巴頓那里,得到了關于在美國深陷遠東戰爭中,對歐洲方面造成的后續影響。
結果就是之前不受重視,至少沒有現在受重視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得到了本屆內閣的支持。
在艾倫威爾遜看來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筆錢早晚是要花的,還不如趁著美國大打出手無暇顧及的時候啟動。越是拖延,只會造成投入增加,還容易半途而廢。
關于明年也就是一九五一年,英國可能會把軍費增加到十二億英鎊的開支的消息。已經在白廳內部流傳。
艾倫威爾遜雖然人不在白廳,但一直用電報對外保持聯絡,自然也聽到了這個消息。
經過了自己在腦海對前世記憶的搜索,好像記得不知道在哪看到過類似的數據,因為參與到戰爭,加上擴充在歐洲和蘇聯對峙的地面部隊,在朝鮮戰爭的幾年,英國的軍費飆升到了十五億英鎊。
這當然是比二戰時期折合成美元的兩百億軍費少多了,按照現在的匯率,不過是四十億美元。
這么說沒有朝鮮戰爭派出地面部隊,加上這個時空雜七雜八的因素,英國的軍費開支減少了三億英鎊。
“就算是如此,拿一千六百萬英鎊扶持亞洲發展,還要拉著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是不是”艾倫威爾遜對本屆政府的節儉有了一個印象。掏錢的時候摳摳搜搜可能是被債務嚇怕了。
畢竟英國在二戰爆發的幾年中,英國每年軍費都有二百億,和蘇聯的軍費支持相差無幾。一場大戰下來,快把英國逼的要上吊了。
合金管計劃剛剛有了結果,現在又要加大投入,而且艾倫威爾遜還知道,合金管計劃的研究還在繼續,正在研究氫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