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威爾遜讓賽義夫想別答應的這么容易,這件事最重還是要看阿里汗本人怎么想。人家現在是一個現任的大君,還輪不到賽義夫替他的拿主意。
倫敦認可的也是阿里汗,而不是賽義夫這個阿里汗二十多個兒子的其中一個。
當前在沙撈越王國已經復辟,并且已經轉移到了帕梅拉蒙巴頓名下的時候,英屬馬來亞還有三個地方不存在君主,當然這不包括克拉地峽直屬轄區。克拉地峽割讓之后是被歸屬為海峽殖民地,同樣為海峽殖民地一部分的,還有檳城和馬六甲。
那么能夠拿出來和阿里汗做交易的就只剩下一個,沙巴州,在沙撈越的南邊,沙巴最著名的事情,就是一場死亡行軍。
二戰中,盟軍部隊開始與日軍交戰。盟軍的轟炸摧毀了大多數城鎮,山打根被夷為平地。山打根曾有一座由日本人所管理的殘酷的戰俘營,用來關押在北婆羅州的澳大利亞與英國戰俘。
囚犯遭受慘無人道的待遇,而且盟軍轟炸使得日本人將戰俘營搬遷到內陸的蘭瑙,有二百六十公里之遙。當時所有的戰俘犯人數量已減少到兩千五百人,被迫展開惡名昭彰的山打根死亡行軍。幾乎所有的戰俘都在這場行軍中死亡,只有六名澳大利亞人逃跑幸存。
沙巴州畢竟有七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人口雖然不多。肯定不會這么容易就交到阿里汗的手里,也就是倫敦現在無所不用其極的搞錢,艾倫威爾遜才會提出這么一個建議。
而且他對賽義夫說的很明白,就算是成為沙巴的君主,也不可能像是在之前海得拉巴那樣一言九鼎了,都已經這個時候,就算是在亞洲,君主也要往象征意義轉化,不可能重現農業時代的君主專制。
艾倫威爾遜并沒有表現出來迫切的變現愿望,在他看來這件事能夠辦成固然是好。
阿里汗幾十個億的財富,如果用在英屬馬來亞上面,可以讓這個殖民地加速騰飛。
同時也是加強英屬馬來亞對蘇聯的抵御能力,他還沒見過幾個君主對蘇聯那一套特別感興趣,沙巴就在沙撈越的北面,發展好了對沙撈越也有促進作用。
本來在戰后,英軍以受降為名在馬來亞登陸。后來為了恢復和強化殖民統治,英國推出了馬來亞聯邦計劃。馬來亞聯邦計劃就是英國要將統治馬來亞的方式由間接變成直接,剝奪各個土邦蘇丹的統治權。同時實行平等公民權,即給予華裔和印度裔同馬來人一樣的平等地位。
但此計劃卻遭到了馬來人的激烈反對。馬來人認為英國剝奪蘇丹統治權的行為,是對其民族特性和國家認同的沉重打擊,而開放平等公民權更是嚴重威脅到了馬來人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
在當時英屬印度已經維持不下去了,團結的英屬印度公務員,提出了另外一個辦法,開放香江邊境,用開閘防水的方式用華人淹沒馬來人的人口優勢,同時駐扎英軍進行威懾。
大水漫灌之后的效果果然很好,現在馬來人已經不鬧了,經過了杰拉德愛德華的任期,艾倫威爾遜上任之后,英屬馬來亞已經成了英國公務員體系直接管理的殖民地,也就是說英屬馬來亞現在是直接管理,不再和英屬印度依靠什么土邦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