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艾倫威爾遜身邊就剩下兩個副手,愛麗莎和埃德爾兩人,跟隨頂頭上司回到了行政公署,經過簡短的商議之后,三人拿出了共同意見,這件事是瞞不住的。
“首先和日方取得聯絡,體現英屬馬來亞的透明性,并且表達歉意。實在不行我可以鞠個躬,這都不是問題。”關鍵時刻,艾倫威爾遜也不介意表達躬匠精神,他作為英屬馬來亞最高行政官員,于情于理都應該這么做。
“伴隨著抓捕行動,是輿論操控。”艾倫威爾遜轉身看向愛麗莎吩咐道,“注意用詞,表達我們依法辦事的作風,同時要促進相互理解。我馬上和馬華公會和華工的領袖見面,商量這件事怎么辦。”
關于英屬馬來亞本次發生不幸的孤立事件,出于種種偶然的巧合下,接下來如何發展。
兩個副手分別離開行政公署,艾倫威爾遜也有自己的任務,他要去關押傷殘戰俘的地點進行慰問,一切關乎于人道主義的幫助,甚至可以是救治。
這不今年把馬來亞財政預算,合理合法的轉移到倫敦的借口,不就呼之欲出了嘛
艾倫威爾遜剛剛返回吉隆坡,就體現出來了雷厲風行的作風,命令警察部門和駐軍抓捕罪犯,一時間整個英屬馬來亞風聲鶴唳,四萬英軍行動起來。
與此同時,艾倫威爾遜找到了比爾頓中將,商量如何把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比起事發時候還在倫敦的行政長官,作為軍事長官的比爾頓中將,可就在馬來亞。
如果艾倫威爾遜有責任的話,比爾頓中將的責任更大,這是毫無疑問的。
事實也是如此,沒用多少時間,艾倫威爾遜就取得了善后的主動權,讓馬來亞的軍事長官站到自己一邊,這件事瞞住是不可能了。
“現在一般的辦法已經不起作用,頂多是讓倫敦不計較過失。所以非常的時間要使用非常的手段,如果我們能夠扭轉當前的局勢。甚至可以把過失變成功勞,不能使用常規的隱瞞手段,我們要把這件事弄大,并且在后續處理上干脆利落。”
艾倫威爾遜當著比爾頓中將的面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有多少罪犯我們就抓多少,甚至可以把之前關押的疑似親蘇份子直接槍斃,因為出了這件大事,我們就可以趁機把以前掩蓋的小事一次性清空。”
“十幾萬戰俘的事情,罪犯至少也有幾萬人,全部都抓捕風險是不是大了一些。”比爾頓中將是一個很好的軍人,名義上比正面年輕的行政長官要有威信。
不過事情不能一概而論,行政長官的岳父是蒙巴頓,所以此時的情況更好顛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