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拍馬屁是不是有些明顯了,真快變成中堂大人了。”艾倫威爾遜拿著望遠鏡,通過行政公署采光很好的窗戶看著這一幕。
仿佛一下子體會到了我大清頂梁柱和中堂的生活,是多么的枯燥乏味。
這種場面別說他一個人,就算事街壘后面的英軍士兵也沒見過。無盡的請愿者舉著鈔票上的喬治六世,這已經涉及到了王室的問題。
此等場面,很快就跨越了時間和空間,成了倫敦街頭的熱議話題。
“我想,艾倫以后一定能做內閣秘書的。”端著報紙的蒙巴頓將軍,一臉古怪的對小女兒說道,“不過我不喜歡這樣的場面,很像是非暴力不合作。”
“父親,艾倫也不喜歡甘地。”帕梅拉蒙巴頓笑著糾正道,“不過至少我們不用擔心,出現流血沖突了。”
關于請愿者要求英王喬治六世關注這件事,艾倫威爾遜在電報當中的解釋是,對于大英帝國的海外領地而言,本屆內閣有什么重要成員,首相是誰,確實是一個很模糊的事情。
相反喬治六世的形象就在亞洲英鎊上面,本地人對這個形象還是有所了解的。
至于現在到了哪一步,是否能夠順利平息事端,艾倫威爾遜則表示還在艱苦的試探當中。
不過在廣大吃瓜群眾眼中,遙遠的亞洲殖民地發生的事情,簡單總結就是,華人進行了請愿活動,要求釋放被抓獲的罪犯,數量是多了一些,足夠三萬多人。聽說這都是還沒有全部歸案的數字。
而當地的行政長官,認為維護大英帝國的法制,以及輿論上的問題。不能在這件事上讓步,現在處在僵持局面。
要是看這些報紙的危言聳聽言論,估計馬來亞的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而艾倫威爾遜則通過每天的統計數據,思考著什么樣的對策。倫敦不論是內閣還是白廳,都想要事情馬上平息,任何政府碰到類似的事情都是維穩第一。
“你回去說,其實釋放這些罪犯也不是可以。但是所有被抓獲的人都是板上釘釘的犯罪分子,一旦釋放將會讓大英帝國付出巨大的道德代價。”
艾倫威爾遜拿出來了購買阿司匹林,但寫的確實別的名目的賬單,開口道,“這是最近我們統計出來的數字,要救治日本戰俘的花費,可能會讓馬來亞一年的稅收付之東流。而且同時,如果你以及馬華公會,能夠拿到三百萬人以上的簽名,共同擔保羈押人員,我可以考慮返回倫敦為這件事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