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威爾遜能夠設想出來一種可能,那就是澳大利亞有和美國合并的民意。
反正二十一世紀的局勢,澳大利亞確實有被某大國用經濟挾持成衛星國的可能。
但顯然澳大利亞沒準備誰強跟誰走,而是堅定不移的站在美國身邊,甚至可以設想實在沒辦法了,澳大利亞可以和美國合并。
五眼聯盟中澳大利亞是最相信血濃于水的,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絕對有。
澳大利亞駐美大使就曾經說過,愿意為了美國的對抗政策付出任何經濟代價。這種話都能說得出來,合并絕不是天方夜譚。
當前面對日本,艾倫威爾遜心里一清二楚,澳大利亞對日本仍然有仇恨。他現在所作的工作讓澳大利亞的仇恨盡可能的維持下去,在美國占領的日本和英國占領的馬來亞當中,更加傾向于沒什么仇恨的馬來亞。
現在他認為,可以說馬來亞幾乎有整個大英帝國還能維持影響力的所有地方支持。除了人口規模之外,應該是條件都不比失去了北海道的日本差。
伯吉斯通過大使館,和遠東空軍司令喬治斯特技特邁耶取得了聯系。其實這一次半島上的戰爭,規模肯定比歷史上更大,因為北海道有蘇聯空軍基地的存在。
艾倫威爾遜見到這個遠東空軍的司令,主動表示自己是專門過來一趟日本表達歉意。同時正式開啟遣返工作,這需要駐日美軍友善的幫助。
“當前日本的地位越發重要,我們英國和荷蘭、葡萄牙、澳大利亞等親密盟友也同樣這么認為,過去的仇恨可以暫時放下。”
艾倫威爾遜做出寬宏大量的姿態表態道,“喬治將軍,你認為呢”
對方雖然是一個一線將領,艾倫威爾遜卻并不怎么畏懼,蒙巴頓現在也是中將,等按照流程出任大艦隊司令,就是一個妥妥的上將。
“哦,威爾遜專員,感謝盟友們的支持。當前日本的局勢已經初步穩定,但是北海道的蘇聯威脅也確實存在。”喬治斯特技特邁耶中將,表達了對盟友支持的感謝,表示駐日美軍一定樂見其成。
“哦,可惡的蘇聯人。”艾倫威爾遜一臉沉重的表達了共同立場。暫時忘卻了在大使館,他本人對蘇聯占領北海道的欣喜若狂,不然呢不利于英美特殊關系的發展和鞏固。
北海道畢竟是之前的日本第二大島,也是日本很晚在完全占領的島嶼,自然而然就人口稀少,艾倫威爾遜有些奇怪,似乎東亞在海洋探索這方面,表現都非常一般。
大陸的中國還情有可原,本身就處在海洋包圍當中的日本,直到十九世紀才對琉球群島擴張,這個時間也算是很晚了。
很長時間一段時間,日本人就圍著本州不斷打轉,占領北海道的效率非常低。現在好了,被蘇聯把北海道占領了。
艾倫威爾遜在喬治斯特技特邁耶中將面前提出了一種可能,“溝通過北海道的問題沒有,蘇聯人是怎么回應的”
“沒有回應”喬治斯特技特邁耶苦笑一聲道,“現在爆發了戰爭,更沒有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