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相信菲爾比,不過這些探員是不是有專業性,還是應該創造一次機會。看看有沒有進入記者的角色當中。”艾倫威爾遜在伯吉斯面前,看了一眼本次任務的探員問道,“馬上會有一批戰俘抵達東京,考驗你們攝影能力的場面即將出現。”
“艾倫,你想做什么”伯吉斯皺著眉頭,對于艾倫威爾遜的行為他不好判斷,但兩件事好像沒什么關系。
“遣返戰俘,戰爭結束畢竟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嘛。”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話鋒一轉,壓低聲音問道,“大使館的雇員,就沒有養個日本情婦之類的人嘛,就現在日本這個條件,我相信絕對有。”
“直接說目的吧”伯吉斯微微皺眉,對艾倫威爾遜的思維實在無語。
“很簡單,遣返戰俘的頭條怎么設置我是這么想的,頭版頭條的照片最好是,在一張照片上出現衣衫襤褸,最好還有些猥瑣的日本戰俘回國,走在繁華的日本大街上,而背景則是一個日本妙齡女子一臉幸福的挽著駐日美軍士兵的手,這兩個形象最好在同一張照片上。”
說到這伯吉斯的目光變色有些不善起來,艾倫威爾遜趕忙解釋道,“伯吉斯,你不要這么看著我,你又不是沒在媒體工作過,對這些大英帝國的良心應該是有所了解的。這樣做有好處,沒準可以減輕澳大利亞人的敵意,不是么”
其實減不減輕澳大利亞的敵意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制造一個著名形象,就算是當前的英屬馬來亞也需要這種形象。只有日本人不開心,大家都開心,為什么不做。
所需要的不過是借用一套美軍的軍服,和一個形象不錯的日本年輕女人而已。
用了幾分鐘時間,最終讓伯吉斯同意,這個擺拍考驗探員們專業能力的測試就正是出爐了,如果成功過關,必然將會出現在澳大利亞、英國、荷蘭和葡萄牙的頭版頭條上。
按照時間,從東馬出發的第一批戰俘已經被裝船,鳩山一郎可正等著這個提高影響力的場合呢。
在等待的時間當中,半島上已經持續了一個月的第五次戰役,最終還是沒有打破雙方的僵局,隨著戰役停止,艾倫威爾遜還和伯吉斯討論了一下半島局勢,開口道,“應該會向低烈度戰爭,或者叫治安戰的方向轉化了。如果變成這樣,美國想要短期內結束戰爭可不容易。”
“如果是你的話,我有什么應對”伯吉斯一看艾倫威爾遜這么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不由得開口詢問道。
“現代社會是沒法解決的除非美國人把屠殺平民的行為在擴大一百倍。”艾倫威爾遜斷然搖頭道,“估計蘇聯人高興壞了。”
“也就是說,美國人碰到了他們自己的布爾戰爭”伯吉斯找到了一個例子。
“不好說”艾倫威爾遜沒回答這個問題,其實越南戰爭更加符合伯吉斯的定義。
六月九日東京灣,搭載著第一批遣返戰俘的輪船緩緩靠岸,早已經有所準備的鳩山一郎,帶著自己的國會擁躉等候在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