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爾任內,并沒有對蘇聯陣營表達多么不共戴天的敵意,相反他按照傳統共和黨人的想法,著重對美國國內進行建設。
美國的洲際高速公路就是艾森豪威爾所推動的,州際公路的建設還規范了美國道路的路標路牌,設計標準,并因此產生了隧道內火災模擬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科研探索。
雖然艾森豪威爾是美軍少見的高級將領做總統,卻沒有做出對國際局勢造成激化的動作。比較出名的動作還落在了英國頭上,就是蘇伊士運河戰爭。
“會不會是杜魯門為了挽救他低迷的支持率,為民主黨鋪路要知道麥克阿瑟回國之后,可是把杜魯門搞得灰頭土臉。現在看來,一個軍方大佬一個總統算是兩敗俱傷。”艾倫威爾遜不確定的道,“有沒有這種可能”
“這種可能是有的,政治這個東西。”愛德華布里奇斯苦笑了一聲,“各國都是一樣的,美國也是如此。”
“德國人有句話我倒是認同,國家競爭就是比誰的錯誤少。”艾倫威爾遜嘆氣,他有一種感覺,他多方努力的結果是,北約沒出現,聯邦德國沒成立。歐洲這邊的局勢和歷史同期相比沒這么緊張。
但這種表面降溫的局面似乎馬上就要消失了,把堵住的火山說不定延遲爆發會更為猛烈。
整個七月份,艾倫威爾遜正在籌備婚禮的同時,還有兩件事就是半島進入了打打談談的節奏當中,以及歐洲這邊美英法之間,對三國占領區的談判正在加緊進行。
態度最堅決的還是法國,法國把占領區合并和軍事同盟的兩個問題結合起來。法國部長會議主席勒內普利文,推出了普利文計劃。計劃內容包括西歐各國建立歐洲防務共同體,由各國軍隊組成歐洲軍;成立的德國聯合政府加入歐洲軍,但不得單獨行動,不得設立國防部、國防軍和參謀本部。
德國人為了早日重新組建聯合政府,對法國的計劃是認可的,只要合并占領區怎么都行。
但是這個計劃美國人很不喜歡,認為這是法國想要甩開美國。
從外交部得到最近進展的艾倫威爾遜,對外交部常務次長伊斯梅爵士建議道,“現在法國最頭疼的就是越南的戰斗應對非常吃力,我們和法國溝通一下,讓法國以讓美國加大對法國阻止越南共產主義擴張的援助,換取放棄普利文計劃。我們畢竟是需要美國的駐軍頂住蘇聯地面部隊的。”
“也可以我們主動在美國和法國之間斡旋,提出美國對法國在越南軍事行動的援助,換取法國的讓步,有時候英國需要更加直白的為盟友的團結而努力。”
艾倫威爾遜躍躍欲試,這是一個把美國拉入越南的契機,要是辦成了,不但可以幫助法國,還可以順勢讓美國介入越南。
這簡直是一舉兩得,朝鮮戰爭戰爭還沒完,艾倫威爾遜就為美國找到了下一個體現世界霸主威嚴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