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是一個容易溝通的公主”艾倫威爾遜說到這,想到了某個戀愛腦,這個公主就不太好溝通,雖然不如剛開始這么人見煩,卻還需要改正錯誤才能更像是一個公主。
“巴迪亞還好,就是一起來的姐妹,有些讓我不滿,她對巴迪亞有些看不起。認為阿拉伯人有些”帕梅拉蒙巴頓一時間想不到形容詞,就卡住了。
“種族歧視”艾倫威爾遜點頭補充道,“雖然這是人之常情,但最好是要避免。尤其是對巴迪亞公主這種階層的國外友人而言,說句不客氣的話,你的貴族朋友,對英國可遠沒有人家重要。”
他也認為各族群互相看不上是不可避免的,就算是后世白左橫行的歐洲也無法避免。而且白左越是鬧,大多數人越是會傾向于轉右。
就算是英屬馬來亞,華人和馬來人也互相瞧不起。就算是馬來亞的問題,艾倫威爾遜也沒有解決的辦法,只能祭出政治正確大旗,讓兩大族群表面上相安無事。互相看不上是可以的,敢公開這么做就要挨收拾。
在馬來亞兩大族群的問題上,艾倫威爾遜算是稍微能夠體會到后世美國的無奈。
誰都知道政治正確就是一個裱糊匠的做法,可不這么做還有什么辦法這根本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真想要引導英國本土的公民不種族歧視,一定要從教育入手。再者就是本土不能接納移民,否則的話沒有距離產生美,從小進行白左教育也沒用。
本土沒有移民,就可以從教育入手想辦法扭轉英國公民的想法。如果到處都是國外移民,不過就是用政治正確把危機延后。
公務員好約束,政客們也容易說漂亮話,可大多數英國公民怎么制止還不讓對移民涌入不滿了
“我已經教育她了,相信以后不會把這種想法表現出來。”帕梅拉蒙巴頓乖巧的道,“看我的丈夫對其他民族多么尊重,還會人家的語言。”
“都是小事我畢竟是牛津的高材生。”艾倫威爾遜矜持的表態道,“等我回去好好收拾馬來亞幾年,把隱患都解除了,到時候核彈發射井修好,你就可以安安穩穩的做女王。”
之所以留在歐洲,就是看他判斷的封鎖柏林會不會發生,想辦法把麥卡錫留在倫敦也是這個目的。
至少在輿論上蘇聯還是很咄咄逼人的,但是在八月二十五日的消息,讓艾倫威爾遜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可能歷史已經出現了變化,不能再按照原本的歷史來判斷對手的舉動了。
這個消息是這樣的,莫斯科在八月二十五日宣布,北海道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成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這是直白的吞并,而且是并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并不是以加盟共和國的方式并入蘇聯。
這里面區別可大了,艾倫威爾遜腦海中關于蘇聯解體的記憶,加盟共和國最后都獨立了。可自治共和國是加盟共和國的下屬行政單位,可以稱為俄羅斯的一部分。俄羅斯可不會把這些地方吐出來。
也就是說,哪怕這個時空蘇聯也解體,日本也拿不回去北海道了。日本已經和北海道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