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英法是不會為了日本開啟世界大戰的。”杜魯門默不作聲的考慮良久,苦笑道,“英法兩國還沒這么快忘記,日軍進攻東南亞時候的羞辱,不單單是英法兩國,澳大利亞絕對不會幫助日本派出哪怕一個士兵。”
“尊敬的總統,毫無疑問以當前的駐日美軍規模是守不住的。”杜勒斯拿著文件開口道,“但是我們也不認為,蘇聯在吞并北海道之后,會繼續南下。所以中央情報局有兩點建議,必要的時候施展維護日本的決心,將核武器部署到本州,對莫斯科方面發出核威脅,制止蘇聯更大的冒險企圖,第二點是,應該讓日本重新建立一般部隊,分擔駐日美軍的防御壓力,尤其是在這個時候,半島戰爭沒有結束,和麥克阿瑟將軍關系良好的吉田茂首相,他主張的將所有防衛任務交給駐日美軍的做法,已經不合時宜。”
“讓我好好想想”杜魯門疲憊的扶著額頭,支持率的持續低迷,戰爭看不見結束的希望,已經讓杜魯門心力交瘁。
有的時候他都在想,麥卡錫的指責是不是對的,一切真是他放棄常公開始的么
從朝鮮戰爭開始,杜魯門就處在煩躁當中,有時候想想,可能共和黨人某些方面是對的,美國可能還沒有準備好領導世界,在對抗蘇聯的時候,總是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只是不知道杜魯門說的是共和黨哪一部分,在野黨有時候為了反對而反對,根本說不清楚他們的主張到底是什么。
有賴于麥卡錫本人就在歐洲,艾倫威爾遜現在判斷共和黨至少存在兩個大派別。一個是塔夫脫領導的共和黨保守派,另外一個是以杜威為頭面人物的建制派。
兩人的關系在不選舉的時候還算好,艾倫威爾遜記得,原本的歷史當中,塔夫脫是輸給了杜威支持的艾森豪威爾,這位美國保守派的大佬,唯一還能發揮影響力的地方。就是在艾森豪威爾任期,美國雖然口號喊的震天響,但也只是出臺了關于中東的艾森豪威爾主義。
整個國家還處在克制當中,當然艾森豪威爾的任內,是共和黨最后的孤立主義殘余了。
以后的共和黨再出現,就是和民主黨比較誰更加強硬。
他倒是不想評論美國的一個在野黨到底應該做什么,關鍵是目前英國的在野黨黨魁丘吉爾議員,拿出來了鐵幕演說時期的激情。
呼吁歐洲國家支持美國,在北海道問題上持有強硬立場。并且建議美國以強硬態度,阻止蘇聯對日本領土的非法吞并。
艾倫威爾遜很愿意設想,丘吉爾議員的意思是,讓美國和蘇聯把對抗的主戰場放在鳥不拉屎的遠東,反正英國沒有一英鎊的利益關系。這樣可以在歐洲方向減少對抗壓力。
“你可是很少認為丘吉爾有正面作用的。”帕梅拉蒙巴頓一邊準備食物,還頭也沒回的表達驚嘆,她都覺得太陽是不是從西邊出來了。
“我愿意這么設想,不過哎,希望一切順利吧。”艾倫威爾遜心中感嘆,如果蘇聯最終在柏林方向動手的話。
此時上躥下跳,強烈支持美國在遠東持有強硬立場,很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