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在條件如此優越的女性,說要給自己生孩子,這有人會拒絕么反正艾倫威爾遜不能拒絕,有一句話不光東方人覺得有道理,就算是西方人也覺得有道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萬一以后英國還是不可避免要縮回英倫三島呢,當然這也不太可能,至少紐芬蘭已經保住了,可預見的未來,已經在英聯邦有超然地位,生活水平凌駕于其他國家之上的紐芬蘭也不太可能獨立。
當前的大部分英屬殖民地無法保存,艾倫威爾遜覺得自己趁著大英帝國國威仍在的時候,套現一下這個想法并不過分。
后世網絡鍵政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就是五常當中的倒數第一,到底是紳士的英國還是浪漫的法國,其實主要比的是軍力。因為比文化影響力,雖然法國也不是什么無名之輩,但和英國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哪怕英國的影響力大部分都被美國人拿走了,法國在影響力上面也不是英國的對手。
英國脫歐了還能蹦跶,如果英國的角色換成法國,法國將會在全世界立刻被邊緣化。
北約當中的權力分配也是以美國為主,英國為輔這么一個模式。這還是拿騷協議之后正式定下來的,在拿騷協議之前,英國還認為北約是雙巨頭模式呢。
這也是戴高樂上臺之后,堅定要退出北約的原因之一,因為英美兩國不分權給法國。使得戴高樂認為法國在北約內部處在從屬地位,才讓北約從法國滾蛋。
在軍事裝備上,法國不能和英美兩國比尖端,也無法和中俄比規模。唯一能夠詬病的,就是英國的三叉戟導彈,確實是美國人的。
二十一世紀的英國,確實不像是二戰之前,在任何方面都比法國強不少。國力處在一個水平上,但就算如此,法國也沒有取得對英國的優勢。
英國當前面臨的困境是,美國在遏制蘇聯的同時,還不忘記打壓英國,還總是仗著英美特殊關系掩護這么干,法國可沒有這個待遇。
艾倫威爾遜深知,美國最大的明面上對手是蘇聯,但從來沒對有死灰復燃基礎的英國放松警惕,除非英國的海外殖民地獨立到了美國人放心的地步。
美國仗著和英國同文同種,故意帶歪節奏可以說從很早就開始了,從一戰到二戰的中間美國做了什么,英法兩國一清二楚。
趁著帝國夕陽無限好,還沒落日。他為自己謀一些福利,自認為這種想法并不過分。
自從想要利用柏林危機把歐洲的親蘇勢力蕩平泡湯之后,艾倫威爾遜就呆在海爾曼莊園不出去,只是消失之前告訴杰拉德,自己是到處考察絕不是躺平,然后就在海爾曼莊園躺平了。
“你們真是”忙碌了一天的波金娜返回家中,入眼就是不堪入目的場景,不由得呵斥安娜,“看看你像是什么樣子這大白天的。”
“艾倫說要拍藝術照”不著片縷的安娜不滿的嘟噥,拽來一件襯衫披在身上,眼睛瞟向拿著照相機的男人,樣子楚楚可憐,意思讓艾倫威爾遜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