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香江的問題來說,最大的優勢不在于什么廉潔的法制,什么是民主。而在于獨特的位置和對外關系上面,其他因素都是次要的。
換成任何一批人,放在香江香江一樣會發展的不錯,地理位置已經決定了。就如同把魔都人都遷徙到青藏高原上,魔都人也不可能在從青藏高原上再造一個魔都出來一樣。
大英帝國定義中的香江為自由港,如果說有什么地方被本土公民羨慕的話,自由港的稅率比本土低得多,在艾倫威爾遜去紐芬蘭上任之前,香江的稅率是最低的。
這不代表香江沒有上交財富,畢竟打完世界大戰之后,英國本土可以說窮的叮當響。
不過和英屬印度十萬公務員團結一心相比,香江每年上交全年收入的百分之一點七五,這無論如何也算不上高了。
目前香江年收入在四億港幣上下,按照港幣和英鎊的十六比一兌換匯率。目前港英政府年收入為不到三千萬英鎊的樣子。
這就非常不錯了,艾倫威爾遜管理的英屬馬來亞目前還沒這個數。更別提要上交更多的資金給財政部,充實本土的財政。
艾倫威爾遜對港督葛量洪提出了邀請,名義邀請名義為在美國盟友的要求下,商量如何打擊走私,其實就是邀請對方來馬來亞交流一下建設經驗,順便到處旅游。
在等待對方的時間,艾倫威爾遜主要的工作是,看看自己在離開的時候,馬來亞的社會秩序是否仍然平穩,畢竟當前英屬馬來亞的兩大族群,可都有人惦記。
華人就不提了,蘇加諾高舉大印度尼西亞主義,時時刻刻要解放馬來人呢。
幸虧大體上平穩,愛麗莎沒說有什么異常的地方,并且詢問自己的上司,和林先生談的怎么樣。
“林先生就如同傳統的華人一樣,迂腐是迂腐了一點。但溝通起來沒問題,其實有些事情說開就好,至少在馬來亞這個地方,我們不欠華人什么。”
艾倫威爾遜輕描淡寫的提及了和林連玉的見面,相反他應該讓華人感謝自己。
“港督已經答應來吉隆坡一趟,到時候我們兩個好好談談,看看怎么對付倫敦。”艾倫威爾遜對著最可靠的下屬,意有所指的道。
“那就祝我的上司和港督的見面有良好成果。”愛麗莎眼睛一亮,表示香江和馬來亞在面對倫敦的事務上,應該展現出來團結。
“我相信沒什么問題,畢竟我們都面對類似的處境,馬來亞的過半居民也是華人。”艾倫威爾遜笑瞇瞇的道,“其實港督面對的問題中,至少沒有民族矛盾。而這正是我們要小心的地方,馬來亞的公務員比較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