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馬來亞不需要什么多么高明的發展步驟,粗放式發展就能解決很大的問題。把鋼鐵和紡織業搞好了,積累個幾年時間,再開始進行加工業,一點一點的打造進出口體系。基本上不會比日本差多少。
當然這個過程,殖民政府的必要監督絕對不能放松,每一個商人都是天然的買辦。如果沒有監督的力量,絕大多數的商人都只會在很基礎的工業打轉,不會想著把資金投入到風險更大的重工業。
“民主政治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我們絕對不能允許,不可靠的人混在同事們當中。”艾倫威爾遜把剛剛從港督那學習的說法,用自己的話重說了一遍。
表示馬來亞的穩定發展,要警惕自由主義泛濫,但更要防止民主政治思想的迷惑。
只有將兩個方面的好處結合起來,才能把馬來亞打造成帝國公務員可以信賴的海外基地。
現在不用關注美國,美國連應對柏林危機都反應不過來的根本原因,在于遠東戰事未歇,正對著上甘嶺狂轟濫炸呢。等到這一輪戰斗結束了,美國才有空關注其他方向。
日子就在艾倫威爾遜勤勞的工作當中一點點過去,十月底他在從這個狀態中走出來。
因為光榮的沙巴蘇丹阿里汗,在檳城登陸,來到了他的好朋友艾倫威爾遜治下的英屬馬來亞。艾倫威爾遜馬上從吉隆坡行政公署出來,迎接阿里汗的到來。
有時候他都覺得,阿里汗這一生絕對充滿了傳奇色彩,基本的人生軌跡是,從一個英國殖民地做君主之后,又換了一個英國殖民地做君主。
兩人見面之后,阿里汗非常開心,幾乎就是迫不及待想要看一看自己的新領地。
“艾倫,見到你真是很高興,而且見到你本人,令我安心多了。如果是你在管理英屬馬來亞,我相信這里一定會發展的很好。”阿里汗這一天的笑容比過去一年都要多,說話簡直情真意切,對著艾倫威爾遜不斷夸獎。
“尊敬的蘇丹,我們之間的關系還用說么。”艾倫威爾遜同樣十分上道,小心翼翼的提及,“可能英屬馬來亞的發展,需要一個財力雄厚的仁慈君主來幫忙。”
“這個財力雄厚的仁慈君主,現在已經到了。”阿里汗當仁不讓的點頭道,“我會讓領地的臣民都富裕起來,這樣才有助于時間長久。”
“天長地久才是權力。”艾倫威爾遜深以為然的點頭,隨后詢問,“你來這里,尼赫魯會不會有所察覺他會不會發出什么抗議”
“不要提這個討厭的人,我希望他未來栽一個跟頭。”阿里汗臉色晴轉多云道。
“我相信一定會的。”艾倫威爾遜真心實意,對此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