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行,在關于海外利益和本土利益的分配上,其實紳士們都明白。我們并不完全一致,有的時候為殖民地爭取一定的利益,是為了維護我們自己的地位。這一點香江就做得很好,我們在關鍵時刻也要留一手。”
艾倫威爾遜帶著灑脫之色道,“如果本土的運動員不夠努力,那么我們也必須增加一些本土的危機感,當前英國能夠從一個島國發展到今天,不是白來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公民為之努力的結果。有多少運動是英國發明的,去奧運會走一個過場不覺得了臉紅么”
艾倫威爾遜隨便一想,就能想起來包括但限于足球、板球、嘎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林林總總的運動。
關于這一次的赫爾辛基奧運會,他也不是沒有哪怕一點點的準備,從去年開始艾倫威爾遜也在推廣羽毛球運動,在英屬馬來亞的發展。
后世在馬來西亞,羽毛球是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自然也得到了中央政府和大企業的全力支持。馬來西亞隊曾經獲得過多次湯姆斯杯冠軍。每每這個時候舉國歡騰,時任首相馬哈迪爾宣布全國休假一日,冠軍球員也一夜之間躋身富豪階層,衣錦還鄉,之后在皇宮受到蘇丹的親自接見。
艾倫威爾遜的話,讓殖民地專員的都紛紛點頭,詢問東道主什么時候和白廳談這件事。
“到時候還需要同事們的支持”艾倫威爾遜舉杯對著自己的同事們道,“希望這一次的奧運會,大英帝國能夠給志在必得的美國和蘇聯上一課。”
其實以英屬非洲各大殖民地選拔的運動員來說,這一次白廳要是能夠認可,殖民地田徑運動員參賽,英國很有可能給美國上一課。
當然這也沒準,在這個年代田徑賽場也并不是黑人就一家獨大,東歐國家經過封閉式集訓的運動員,在田徑賽場上并不比黑人田徑選手差。
現在一切還都不好說,首先要東道主提出邀請,當事國認可并且派出代表隊參加。如果赫爾辛基對英國的一些地方提出邀請,比如香江,香江就可以獨自組隊參賽。
而沒有被邀請的殖民地,就可以以大英帝國的名義參賽,所以這才有和稀泥的機會。
大英帝國公務員的半壁江山,在吉隆坡連續度過了圣誕節和元旦,才踏上返回崗位的旅途,對于英屬馬來亞的招待也都紛紛表示了感謝。
如果不是有兩個紳士帶走了陪伴的日本女性,艾倫威爾遜可能會更加開心。
但是他一想人家也沒用什么強迫的手段,是憑借個人魅力帶走了女人,他也沒有什么資格反對。
畢竟世界大戰的結果在這,當前的日本再也不是戰前那種肩負黃種人希望的精神狀態了。
日本被美國占領的事實,已經讓日本男人都接受了現實,更何況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