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報紙開羅人也知道了,這個十分靠近黑非洲的小王國,也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
這天朝上國的自豪感一下子就發揮出來了,艾倫威爾遜其實算比較了解這些文明古國人民的自豪感,雖然了解的不是埃及,但埃及也是文明古國,這個心理其實差不多是共通的。
埃及人當然會為古埃及文明自豪,這種自豪也從來沒有中斷過,哪怕是和平教成為埃及主流之后。只不過就是大部分已經成為和平教徒的埃及人,會和科普特人撕一下誰比較正統。
當前埃及國王法魯克一世,在上次號召阿拉伯聯盟會議,并且以強硬態度面對以色列之后,風評大為好轉。這也有英國輿論霸權的加持在起作用。
至少當前很多埃及人,并不認為法魯克一世只是那個丟人的小偷了。傾向于他們的國王陛下存在一種特殊的愛好。
這不是說明法魯克一世一下子就被整個埃及萬民擁戴,敵視王室認為英國和埃及關系不平等的人仍然很多,但什么不都需要個時間么,只要有時間風評會一樣扭轉的。
艾倫威爾遜其實也在猶豫,是否一定要把自由軍官組織挖出來,畢竟有了科普特人組成的王宮衛隊之后,納賽爾就算是政變,也沒這么容易達成目的。
他要是主動打探自由軍官組織是不是會激化矛盾因為蘇伊士運河對英國極為重要,艾倫威爾遜也處在猶豫當中。
這個時候知道丈夫已經秘密到達埃及的帕梅拉蒙巴頓,發出一份電報到達英國大使館。這份電報只要提及了兩件事,一件事是蒙巴頓將軍本人已經接到了新的任命,被內閣任命為地中海艦隊司令,統帥對英國皇家海軍極其重要的地中海艦隊,不多時就會去塞浦路斯上任。
剩下的一件事就和恩克魯瑪有關了,帕梅拉蒙巴頓表示她已經派助手前往阿爾及爾,和薩維耶維奇一行人匯合,期待到時候有好消息發生。
當前法國最為看重的阿爾及利亞,其實局勢大體平穩,大規模的反抗還沒有發生。
阿爾及利亞戰爭之所以后來讓法國調動了六十萬大軍,仍然遲遲鎮壓不下去。
有兩個因素哈和英國有關。第一條是英國的保護國埃及發生政變,納賽爾這個阿拉伯民族主義者上臺,對阿爾及利亞的反抗大力支持。
還有一條就是黃金海岸獨立之后的領導人恩克魯瑪,是一個泛非主義者,大力支持非洲的獨立運動。恩克魯瑪認為阿爾及利亞是非洲應該大力支持,納賽爾認為阿爾及利亞是阿拉伯人應該大力支持。
被兩大獨立領袖伺候的阿爾及利亞,自然是讓法國遲遲鎮壓不下去。
從這方面來說,法國人給艾倫威爾遜一個元帥都不過分,因為他當前主要對付的,就是黃金海岸的恩克魯瑪,還有埃及的納賽爾。
蒂恩角宮坐落在一個小小的半島上,三面環海,周圍是海軍基地。它的主體建筑是一座不高的宮殿,通體由白色花崗石建成,宮殿建在半島的頂端,猶如一張白色的船帆豎立在海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