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美國總是祭出的制裁和封鎖,在這個年代英國也能玩,只要英國一句話,就能讓伊朗提前體會一下二十一世紀的制裁日子。
“那我們就沒有什么談的必要了。我會上訴到聯合國。”摩薩臺強硬的表態道。
“看來我們要和美國人商量一下,發動一場政變了。”艾倫威爾遜回頭認真的和身邊的馬金斯商量道,“如果美國不同意,我們和蘇聯人談談,恢復當年的南北分治。又不是沒分過,我相信北方的黑海周邊,應該可以滿足蘇聯的胃口了。”
“如果能夠這么做的話,那是最好不過了。”馬金斯鄭重的點頭道,“雖然這幾年有所不睦,但是在這件事上我們還是可以和莫斯科談談的,把柏林危機作為籌碼怎么樣”
“我看很好,如果能夠換取歐洲的平靜,犧牲一下中東也沒什么。”艾倫威爾遜拍著手,一臉贊同道,“歸根究底和歐洲相比,世界其他國家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不相信,美國人會看著英國這么干。”摩薩臺知道這是一個很直白的威脅,但還是反威脅道,“你們應該知道蘇聯進來意味著什么。”
“我只知道伊朗現在要把英伊石油公司國有化”艾倫威爾遜面無表情的道,“這和沒收有什么區別如果英國就此一句話不說,那不是其他國家都可以這么做了如果英國想辦法推翻你的政府,這樣就算是丟了伊朗的石油份額,我們也能給國內一個交代。就算是死,也可以拉著伊朗一起死。”
“關鍵問題在于,不管是伊拉克還是沙特阿拉伯,都占據了石油利潤的一半,你們伊朗倒好,上來就要沒收。是不是當英國的核武器不會爆炸”
到了最后,艾倫威爾遜已經把話說的很重了,直接體現了一貫的作風,把核訛詐搬出來,對第三世界重拳出擊。
這是英國自從成功進行核試驗以來,第一次發出核訛詐,對象則是眼前的伊朗首相。
摩薩臺想要直接拂袖離去,可桌子上散落的歐洲國家支持表態,還有伊朗現在處在封鎖的事實,不容許他這么做。
他可以忽視核訛詐,但是對方已經表示要發起政變的威脅,卻是不容忽視的。
沒有第一時間離開,同樣也讓艾倫威爾遜松口氣,懂王這一套極限施壓真的很考驗人的心理,明明做賊心虛,要是唬不住對方可就丟人了。
但是好在,他至少現在知道,摩薩臺還是心有顧忌的,沒有直接離開就證明了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