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還有英屬馬來亞的工業支持,這樣還可以促進馬來亞的工業品出口。發電機和高端機器不行,鋼鐵水泥總是可以的。
英國已經借由這一次的幫忙,在法魯克一世面前證實了可靠性。
開羅街頭血跡未干,又驚又怒的法魯克一世,聽到這種能夠得到實利的辦法,最終答應了下來。
做出承諾的一個國王,艾倫威爾遜沒有理由不相信對方,至少一個國王總比一個政客的承諾值得信賴的多。
事已至此,艾倫威爾遜有種拔劍四顧,天下誰是敵手的寂寞感。
本次出巡應該算是圓滿完成了任務,干掉了一個泛非主義獨立領導人,解決了伊朗的石油分歧,同時幫助法魯克一世清除了自由軍官組織。
這一次接受白廳任務的艾倫威爾遜,可以說順便為馬來亞敲定了無數的出口市場。英國在歐洲給馬來亞的出口開了一個口子,同時剩下的殖民地和保護國也被引導。
以英屬馬來亞的人口來說,這個市場已經不比美國對日本出口開放的市場小了。畢竟馬來亞的人口和日本也沒法比。
本次巡視結束,艾倫威爾遜可以問心無愧的說,他已經在英國還能掌控的秩序之下,給了馬來亞最大的便利,他已經對得起自己的專員職務。
剩下的就是和日本的競爭問題了,這個問題他幫不上忙。只能寄希望于華人不比日本社畜懶。能踩下去就踩下去,踩不下去也要并駕齊驅。
日本這個國家對自己做過什么事情心里如同明鏡一般,只不過表面上裝糊涂。而且可以確定的,不論是雁型陣列還是二十一世紀日本首先提出的美日澳印四方聯盟。
都能夠輕而易舉的看出,日本一直對中國有著巨大的惡意。這和艾倫威爾遜這個英國人自然是無關的,但他為英國謀利的想法,自然不能落在一個有美國駐軍的國家身上。這種時候還是下轄的殖民地更值得信賴,反日也是必然選擇。
得到法魯克一世保證的艾倫威爾遜,乘坐再次折返的專機返回倫敦。至于他之前還要和恩克魯瑪談的事嘛人都沒了還談什么談
黃金海岸戴維斯的工作,總不能還讓再去一趟英屬西非吧都挺忙的,甩棍都生銹了。
如果不是艾倫威爾遜要除掉除掉這個笨蛋,腹中已經有了生命的妻子根本不用離開倫敦,專門去巴黎幫忙,此時帕梅拉蒙巴頓已經返回倫敦,準備好好修養兩個月,在倫敦天變壞之后前往西澳大利亞居住。
一天之后,拔劍四顧沒有敵手的艾倫威爾遜,已經返回倫敦,他甚至都沒有在巴黎停一下,雖然作為一個男人,他是應該有義務這么做的。
先去白廳提交報告,談及了伊朗談判的認識,同時也匯報了最近埃及的自由軍官組織政變情況,這都是無法隱瞞的,就算他不說,塞浦路斯的英軍也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