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來到了一九五三年,艾倫威爾遜腦海里面閃現出來了幾個重要歷史事件,斯大林病逝,朝鮮戰爭結束,伊麗莎白王儲加冕。
并且思考著幾件事的應對之策,有了萬全的心理準備,他才會選擇回到倫敦。
“人生就是一輪接一輪的考試,有的時候我都在想,我們追求的是什么”在蒙巴頓礦業的頂層,艾倫威爾遜在妻子和小姨子面前,展現著思考人生的一面。
“親愛的,你總有夢想吧”帕梅拉蒙巴頓瞄了一下還在熟睡的女兒,用合適的音量發問道。
“我是一個官員,當前的夢想就是更進一步。如果我和你一樣是一個商人,我可以馬上回答你,我的夢想是什么,我想要做一個終產者。”艾倫威爾遜嘿嘿一笑,“而且蘇聯人某些方面說得對,我們的制度確實有助于商人完成自己的夢想。”
有權有勢的人有著共同的夢想,成為一個終產者是其中之一。但更多有權有勢的人,他們的共同追求是永生,簡單來說就是永遠活下去。如果兩個夢想都達到,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為何英美的上層都討厭蘇聯呢因為他們傾向于國家、民族都是虛構的、抽象的、不存在的東西,構成這些東西都是一個個孤立的人。
這一點看起來和蘇聯的部分主張類似,不同之處在于,天龍人所說的自由就是一個人有權利隨心所欲的支配自己的財富。而被蘇聯影響到的人,所說的自由是全人類自由。
所謂自由主義就是讓有錢人可以隨心所欲的生活,和什么全人類從來都沒有關系。
艾倫威爾遜那個時代,最接近終產者的人是美國的貝佐斯,他的亞馬遜是電商平臺。
就和某大國的杰克馬一樣,一個電商平臺有著近乎于唯一的地位之后,就等于是壟斷了買賣渠道。
電商平臺上可以對供貨商施壓,生產廠家必須接受銷售者的合作要求,否則就絕不會生存下去。而作為銷售平臺的電子商務公司,對生產廠家的要求一定會越來越苛刻,最終成為他們的控股方。
當對供貨商形成了壓倒性的控制之后,下一步就是對著消費者開刀,處在中間的電子商務平臺,遠比同級別的其他公司賺錢更快。
電子商務還可以繼續深入到物流、美食乃至于方方面面,那個時候,像是英美這種國家,是無法對貝佐斯那樣的人動手的。艾倫威爾遜唯一不能確定的是,終產者和永生到底哪個先實現。
女兒滿月的那一天,艾倫威爾遜敞開心扉喝的人事不省,因為他就要趕往倫敦,闡述關于英屬馬來亞是多么可靠這個問題,來迎接這一波的產業轉移。
英屬馬來亞的產業轉移之前是他費勁巴力,摳出來的一點份額。可這一次倫敦煙霧事件出來之后就不一樣了,他相信英國會慎重考慮產業轉移的問題。
而且英國也需要轉型,擺脫掉一些維多利亞時代的痕跡,成為一個真正的現代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