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爾各答工業區的手工業者有一千萬,看起來好像令人吃驚。
但光是從事黃麻的手工業者就有八百八十萬人。加爾各答工業區是印度工業最強大的地區,那里都這樣,更何況其他地方。
印度的產業工人就是掛著一個工人的名,一個個就和打零工的人差不多。不過就算是如此,英屬印度也比民國強上一個星系。
“如果這些數據是真實的,那么倫敦的改建工作現在就可以開始。”諾曼布魯克信心滿滿,這是因為他在做內閣秘書之前,曾經短暫的時間執掌過重建部。制定過戰后英國的重建計劃。
倫敦的改建計劃需要多少鋼鐵和水泥,諾曼布魯克只要從腦子里面過一遍就能得到一個大概數字,而且去年的數字不能衡量今年的生產力。有英屬馬來亞的補充,在搬遷倫敦工廠這件事上,也不用擔心工廠搬遷所帶來的產能不足問題。
諾曼布魯克帶著艾倫威爾遜去見了艾德禮內閣的衛生大臣,安奈林貝文。
這位衛生大臣一直在為了全民衛生所奔波,這一次倫敦煙霧事件出現之后,艾德禮首相便讓安奈林貝文負責處理一系列的事情。
兩人和安奈林貝文商量了關于倫敦住宅改造的計劃,就在此時一個艾倫威爾遜見過面的人走了進來,哈羅德威爾遜,后來的英國首相。
現在的哈羅德威爾遜是安奈林貝文在內閣的重要支持者,安奈林貝文也很看好他,哈羅德威爾遜被認為是貝文派的未來領袖。
“艾倫,真是好久不見了”哈羅德威爾遜見到了和自己有過一面之緣的公務員,馬上上前表達了友好。
“尊敬的哈羅德議員”艾倫威爾遜也給予了熱烈地擁抱做回應,“真沒有想到在這里見到你,我一直在海外工作,這一次也是剛剛回來。”
兩人交談甚歡,哈羅德威爾遜便詢問,艾倫威爾遜這一次回到倫敦的目的。
關于倫敦住宅改造的計劃,哈羅德威爾遜一聽就表示,這是當前國會最為關心的事情。執政黨和在野黨已經因為這個問題爭吵過幾次了。
根本原因還是財政支出的問題,保守黨認為工黨在無限制的提高財政預算。這樣會造成巨大的財政壓力。
“不過,哈羅德,以工黨目前的席位來說,你們想要通過,是可以無視在野黨的意見的。”艾倫威爾遜說到這的時候,神色輕松甚至有些口無遮攔。
哪怕就是以和政客私交良好著稱的諾曼布魯克,聽到這句話也臉色一變,公務員不能幫助執政黨對付在野黨,哪怕他也不能這么做,不由得咳嗽兩聲提醒艾倫威爾遜。
“我只是開一個玩笑。”艾倫威爾遜反應過來,帶著歉意之色打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