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東區的測算已經完成,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如果不是一船一船的鋼鐵水泥抵達,很難想象,這是一比多么巨大的負擔。”
謝菲爾德勛爵馬金斯,正在陪著艾倫威爾遜在東區的改建計劃的常住辦公室暢談,“你不會在馬來亞工作也是這種狀態吧”
“差不多還真是”艾倫威爾遜笑了笑,沖著馬金斯道,“其實只要訂好了框架,管理方面的事情并不難,我們要相信其他同事的能力。不會出問題的,東區的改建一旦完成,未來的倫敦市民一定會感謝我們的,這種工作很有意義。”
早晚倫敦人會認識到,能夠住在這里是多么幸運,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些人就出生在羅馬。
就算是只考慮到房產增值,倫敦也是一個好的選擇。英國的房價不能說永遠不會下跌,但倫敦的房價肯定是最后下跌的。
只要英國公民對倫敦的生活條件趨之若鶩,倫敦的房價就有上漲的動力,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就如同中國的房價一樣,便宜類似鶴崗的房價不是沒有,實際上還有不少。
可潛意識已經把自身標準提高到北上廣深的人,會去住么既然不會,那么北上廣深的房價自然就比他們的收入跑得快。
“可是白廳的數據顯示,倫敦的市民人數正在緩慢下降,雖然并不明顯。”馬金斯有些驚訝的問道,“人口下降房價還會上漲么”
“白廳只統計了倫敦,并沒有統計大英帝國的全部人口。”艾倫威爾遜一挑眉強調道,“尤其是殖民地的上層,雖然我知道市民們肯定不會接受,但是或早或晚,肯定會有一批殖民地的上層在倫敦購置產業的。”
后世倫敦購置產業的人,阿拉伯、印度、蘇聯解體之后還有俄羅斯富豪。這都是推高倫敦房價的主力軍。乃至于倫敦市長都是一個印度裔。
不過那個印度裔倫敦市長,并不是大倫敦的市長,簡單來說是倫敦中央區,也就是白廳附近大概不到三平方公里的市長,管理面積只有大倫敦的五十分之一不到的樣子。
當然倫敦市長的特權也是有的,他可以對英國產業工會組織活動。
“簡直比人人可以注冊黨派的法律,還要令人絕望。”馬金斯一臉的不悅吐槽道,“如果有一天我能在倫敦看到不同殖民地的移民,我想我會瘋掉的。”
“哦,可憐的勛爵。”艾倫威爾遜用十分憐憫的表情道,“人人都可以注冊政黨,對你的限制,應該比你無法進入下議院更容易接受嘛”
“你理解錯了,雖然我是貴族出身,但我不是上議院的人,當然是可以去下議院的。”馬金斯昂首挺胸隨后道,“所以說還是更加討厭,是個人都能注冊黨派這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