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魯克一世作為埃及國王,對官商勾結這種事并不陌生,隨即就開口,“一旦這項國家工程開工,出于和英國的友誼,這一項工程必然需要英國的協助。當然我不能做出私相授受這種事。”
“那種事是絕對不會出現的”艾倫威爾遜正氣凜然,“帕梅拉的公司,一定會通過雄厚的技術和富有經驗的隊伍,順理成章的拿到應該拿到的那一份。”
“埃及當然不能排除一些專業團體的加入,畢竟科學這種東西做不得假。”法魯克一世給出了一個官方說法,而實際上這算是一個口頭約定。
有埃及國王的保證,差點就讓編外大臣心花怒放,想著還國王找個黃金瀑布什么的。
但其實這種事,人家法魯克一世有專業團隊,并不需要一個領白廳工資的人操心。
從后世的新聞就明白,和平教對民間管理如此嚴格,不也沒耽誤阿拉伯公主參加派對么
艾倫威爾遜建議,法魯克一世可以選擇乘坐返回亞洲的戰列艦編隊回埃及。
但法魯克一世顯然有自己的想法,表示好事多磨,顯然對不多見的出國訪問,還是有所好奇的,至于回到開羅這件事,倒也并不著急。
不知道一直對法魯克一世來英國,表現出來空前關注的埃及人,知道自己的國王是這樣一般作態會是什么想法。
可仔細想,埃及人也沒有必要知道,艾倫威爾遜隨便一想就能找到理由,“法魯克陛下正在黯然神傷,對這一次沒有未盡全功,拿回運河控制權,感覺無顏面對埃及父老。”
至于用國王之錘,痛擊帝國主義女性漏洞這種事,深藏功與名就行了。
艾倫威爾遜原則上,是不準備拿大壩工程謀利的,這種工程牽連到蘇伊士運河就應該拿出來誠意,而不是在乎那些蠅頭小利。
應該像是杰克馬那樣有格局的考慮問題,我對錢沒興趣,目標絕不止步于錢。
單獨聚大壩這件事,艾倫威爾遜覺得還需要一個國家幫助埃及轉移矛盾。英屬蘇丹目前正在自治當中,有本地精英階層和專員共管。
蘇丹專員是艾倫威爾遜的老朋友,原來朱納加德土邦的專員約翰,有這個老朋友在,這件事就并不難,釋放一下蘇丹也在討論在上游建立一座大壩,幫助英國轉移一下矛盾,他覺得讓一個還沒獨立只是自治的殖民地這么做,并不算過分。
“還有埃塞俄比亞”拍著自己的腦袋,艾倫威爾遜對思考問題僵化思維趕到慚愧。既然已經有了一個蘇丹,加上一個埃塞俄比亞有什么大不了的。
海爾塞拉西一世難道忘記了,埃塞俄比亞全境淪陷的時候,在倫敦過流亡生活的時候
“好啦,都到家了,還在想著工作的事,回家就有個回家的樣子。”端著食物的帕梅拉蒙巴頓從廚房出來,一臉的責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