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由菲律賓無論如何不停止的索賠,所打開的缺口,最終會被不止一個國家利用上。一定意義上突破了舊金山協議中,美國禁止的索賠紅線。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菲律賓從戰后堅持到今天的索賠態度,意義是極其重大的。
堪培拉的索賠會談,引起了涉及國家的除了日本的關注,至于日本國內倒是非常安靜,類似的問題大多數報紙都不予報道。
“賣國還是日本會賣,和丘吉爾不相上下。”曾經賣掉西柏林,只是上二弟快樂的帝國公務員,做出了如此評價。
在堪培拉的索賠談判到了現在,日本想要蒙混過關的企圖已經是徹底破產。在菲律賓沖頭,其他三國跟進的索賠會談中,池田勇人已經回天乏力。
在和東京的聯絡當中,池田勇人告知了吉田茂,朝鮮戰爭帶來的發展機遇可能遭到影響,希望現任日本首相有一個心理準備。
池田勇人只能盡量在數字問題上做工作了,能夠少陪一塊是一塊。
涉及到四國的談判,日本的賠償數字從菲律賓一家就主張的八十億美元,變成了四國一共八十億美元,池田勇人表示這個數字還是太高,遠遠超出了日本的承受能力。
數字在反復拉鋸當中緩緩下降,付款方案也從一次性交付變成了分期交付。池田勇人當然是希望分期付款的年頭越長越好,能夠不對日本造成經濟壓力。
艾倫威爾遜當然是不想這種未來出現,對國家而言時間遠比金錢重要。在關鍵時間如果要是跟不上的話,以后就會花費出幾倍的精力才能達成同樣的目的。
“荷蘭只能接受最多五年的分期付款,不會有再多的時間。”范迪克強硬的表態道,“在東南亞戰場上被日本軍人抓走的僑民女性,不能再繼續獨自忍受傷痛。”
澳大利亞好新西蘭代表表示同意,否則的話他們也無法對關注索賠談判的公民交代。
“我要得到國內的認可”池田勇人嘆了一口氣,看到這些代表的口吻,他明白爭取余地已經不大,便如此回答。
十一月二十日,索賠談判已經進行了將近一個月,菲律賓、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荷蘭對日本的索賠談判已經進入到了尾聲。
下午四點,池田勇人同菲律賓總統基里諾日本菲律賓賠償協定,隨后分別和澳大利亞政府、新西蘭政府、荷蘭政府簽訂了同樣的賠償協定。
賠償協定中,日本將在五年內付給四國三十五點八億美元現金,作為戰爭中對這些國家造成損失的賠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