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必要的一步,有些時候幸福就要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在國家角度尤其如此。
在英國的巔峰時期,哪怕是倫敦東區的窮苦人,也一樣為大英帝國而驕傲。
而英屬馬來亞的幸福不管是建立在周邊國家的窮困,還是建立在更遠的第三世界上面,都要培養一定的排外思維。
艾倫威爾遜也知道這樣似乎不怎么說的過去,但操作起來卻比較容易。
他在英屬馬來亞套政治正確的概念,先不說能不能做到,最大的政治不正確就是英國真是一個殖民帝國。用政治正確可能以后會出現反噬
隨著他這個帝國專員的表態,不管涉及的男女是機緣巧合,還是真有什么愛情故事。命運都已經注定,被艾倫威爾遜當做是凝聚殖民地身份認同的犧牲品。
有殖民政府的態度,一瞬間這件事就出現在了所有報紙上,至于華人報紙更是把這件事當成是傷風敗俗之舉,要是在互聯網時代,艾倫威爾遜的態度毫無疑問是用網暴推波助瀾。
連再次上門肩負重任的公主上門,都聽到了這件已經很多人關注的事,“不過是和一個黑人有了關系,怎么好像大多數的聲音喊打喊殺的。”
“公主是從哪聽到這件事的”艾倫威爾遜打著哈欠,被小姨子知道這件事,倒是出乎他的預料,但也不想想,如果殖民地的大多數人都知道一件事,反而殖民政府不知道,那不是說明殖民政府很無能既然知道就會引起討論,被公主知道也就理所應當了。
“姐夫,當然是聽我們的官員說的,不過你好像有權力制止把在這個殖民地,你說的話就是法律。”瑪格麗特回答之后一個反問,“不過是有了關系,就要丟掉命”
“種族問題就是這樣,事不關己的時候就理直氣壯。別說是另外一個人種,就算是本民族也是如此,中東很多地方都存在石刑。”艾倫威爾遜面不改色,用無所謂的口氣道,“我沒有理由濫用權力制止,這可能會引起麻煩。”
艾倫威爾遜沒說他是贊成把事情鬧大的,犧牲兩條命可以更容易的達成目的。
“可那終究是兩條命”瑪格麗特公主張了張嘴,她還是做不到云淡風輕。
“什么都有一個價格,包括人命。不然世界上怎么有殺手這種職業公主殿下,全世界存在廣泛的私刑問題,我們原則上應該做點什么,但最好是什么都不做。”
艾倫威爾遜表示這種歷史常態,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公主最好就當做不知道。
為了轉移話題,帝國專員就讓公主坐在了自己的腿上,談及一些趣事轉移話。
雖然他同時手放的位置,換在中國的王朝時期,足夠誅滅九族,根本沒資格大義凜然的談什么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