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在宿敵面前出丑更加令人尷尬了,尤其是英國和法國這樣的關系,八百年來,兩國為了歐洲乃至于世界的霸權打生打死,結果卻便宜了其他國家。
而現在想想,當初所謂的追求,到了今天根本不值一提。就拿英法兩國幾乎波及全世界的七年戰爭來說,導致了歐洲各大強國參戰,最終法國丟失了新法蘭西和法屬印度,現在來看這是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損失可謂慘重。
可當初七年戰爭結束的時候,法國對新法蘭西和法屬印度的丟失,并不是多么看重。
更加在意的是控制比利時和英國的漢諾威領地,當時的法國覺得和歐洲的土地相比,新法蘭西和法屬印度的丟失,并不是不能接受的后果。
一個時代的人有一個時代的想法,當時的法國人也不會想到,英國借助七年戰爭會變得這么強勢,在往后的時間一直壓著法國一頭。
恰好喬治皮杜爾就是法國政壇支持堅決維護殖民地的代表人物,他和兩百多年前的路易十五自然是截然不同,可趕上了一個不好的時代。
堅決支持對越南的軍事行動,現在得到的結果是法軍舉步維艱,被包圍在了奠邊府。
莫里森不用細想就明白喬治皮杜爾的難堪,好歹做了幾年的外交大臣,在這個虛偽玩嘴的領域工作這么長時間,他也能做到處變不驚。
此時是展現英法兩國團結的時候,而不是像八百年以來的傳統,互相拆臺。
“越南的問題必須有中國的加入,讓我們接受現實吧。而且這一次的會議中國存在感還是很高的。”莫里森指出這幾天以來,會議上的交鋒。
“那只是中國人自己這么認為,杜勒斯明顯是把中國當成是一個蘇聯的衛星國。”喬治皮杜爾撇嘴,“而且你也看見了,中國的態度和蘇聯大同小異。”
“喬治,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杜勒斯狂妄自大這么認為可以理解,美國人就是這個樣子。不過不代表我們也這么認為,事實上我們和華人接觸很多,別忘了我們有殖民地是以華人為主的。”莫里森一副沒人比我更懂華人的口吻道,“杜勒斯先生的外交水平你也看到了,多虧美國現在的國力確實強大,換成一個一般國家國務卿是他的水平,一天能被其他國家宣戰三次。”
“關鍵是蘇聯怎么看,如果蘇聯把越共看成是一個小兄弟的話。中國的態度如何效果不大。”喬治皮杜爾雖然有所意動,卻還是表示對方陣營蘇聯是一言九鼎的存在。
“這不一定,中國和東歐的蘇聯盟國是不同的。”莫里森堅決的搖頭道,“而且根據我們的觀察表明,所謂蘇聯對北越的支持,僅僅存在于杜勒斯的口中。我們在亞洲的情報網絡,都認為蘇聯目前對北越的支持,根本沒有實際行動。”
“蘇聯對中南半島的事情不關心的話,你們和中國人談談,弄個分治條款應該是可以的。”
喬治皮杜爾沉默良久反問道,“真的有效果,中國會站在我們法國的立場上”
“當然,英國的外交判斷力是不應該被小看的。”莫里森信心滿滿,內閣秘書和外交部常務次長的聯合保證,他對此有充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