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他見過后世的直升機,很多后世的武器可能不一定完全適應這個時代,但外形上還是有可以借鑒的地方,畢竟氣動布局都發展這么多年了。
“真應該讓英國的軍工少走一點彎路,畢竟現在的英國底子薄,已經耗不起了。”終于在戰爭結束快十年,艾倫威爾遜終于想到了這一點。
總不能在艦炮外交的時候,拿比他爹歲數都大的老爺艦撐場面吧,英國也是需要一些新東西的,不然遲早坐吃山空。
東京灣的特混艦隊演習消息,傳到了日內瓦會議的各方,絕不會對政府低頭的英國各大媒體,不約而同絕對沒有受到任何政府壓力的,開啟了自己的報道。
英國本土的輿論著重于英國有益幫助法國人進行撤離行動,而在英國之外的地方,英國的傳統媒體就沒這么客氣了,叫囂著要給北越一點顏色看看。
日內瓦會議上,東京灣演習的消息被蘇聯認為,這是英國對社會主義大家庭的示威之舉,事實上就是,但介乎于不可接受和可以接受之間的程度。
莫洛托夫在給莫斯科的回電當中表示,這只不過是英國借由一下國際熱點局勢找存在感,不得不說,看人真準。
“毫無疑問的是,主要談判對手是美國,英國的舉動不會造成什么后果。”赫魯曉夫很快給莫洛托夫回電道,“從莫洛托夫同志的電報當中,我和同志們都認為,這是英國在為法國爭取一個體面的退路,就如同在一九四五年的時候,英國在竭力幫助法國恢復大國地位,其實我們都明白,英國和法國已經不是蘇維埃的對手,維護我們這一邊的團結,同時盡量讓對方不團結,是外交人員的根本目的。”
“我個人的建議是,應該詢問一下中國同志的真實想法,在朝鮮問題上盡量給美國難堪,畢竟朝鮮戰爭中國是當事方,理所當然的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不過越南問題么我們最好還是不要表態。”
和艾倫威爾遜腦中的記憶吻合,此時此刻的蘇聯,對于遙遠的東南亞還不感興趣。借由越南給法國放血也不是蘇聯特別關心的事情,要是換成放美國的血,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另外一處地點,英國外交大臣莫里森、法國外交部長喬治皮杜爾,正在和杜勒斯離開之后的副國務卿史密斯溝通。
“我們非常支持美國的立場,事實上這一點從來都沒有動搖過。但在越南問題上,相信華盛頓也知道,法國的要求不過分,我們要維持南北越的平衡。就和朝鮮半島一樣不然的話,多米諾骨牌理論一旦出現,未來的世界就太可怕了。”
“問題是對方怎么看”史密斯雙手一攤道,“你們也看見了,不管蘇聯還是中國都很難纏,一直和我們針鋒相對。”
“這件事,我想應該不是問題”莫里森微微一笑,“單獨就越南問題,達成共識也沒這么困難,當然我們幾個國家要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