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十月八日的正式撤軍日期只有幾天了,法軍在臨走之前的瘋狂舉動,超出了越盟的預料,肆意破壞長遠來說對軍隊的破壞巨大,但法軍司令部放出的是北非士兵為主的部隊,也自己則做好應變的準備,警惕最后的時間,將計劃上的目標破壞就開始撤離。
此時此刻,一大兩小三艘皇家海軍軍艦已經駛入東京灣,喬治鮑爾少將舉目遠眺,在指揮艙當中默不作聲,似乎傾聽著大海的聲音。
本次的目的地是北越海防港,海防港對河內的作用,類似于大沽口的作用。是保衛河內的第一道防線,目前已經被越盟所控制,而這支小艦隊的目的是,別讓撤離的法軍被海防的越盟士兵堵住,在外海予以震懾。
這種破壞行動法國駕輕就熟,并不因為歷史上幾年后在非洲殺雞儆猴,專門挑選了一個殖民地摧毀,震懾其他殖民地不要追求獨立,而是早已有之。
法國為了維持殖民地對宗主國的向心力經常毀壞當地歷史遺跡和文化形態,讓人們在很有法國特色的中央集權管理中漸漸忘記了自己原有的種族屬性。
法國曾經在越南專門找到了越南的國王玉璽出來砸碎,這方面的經驗可見一斑。
現在的行動只不過規模更大而已,北越還在法軍手中的工廠設施,被安放了炸彈,或者直接炮擊,在爆破之后,當地法軍毫不猶豫退到河內。
事實證明一支軍隊想要做土匪的勾當,往往不需要任何人教,自古以來兵匪一家是絕對有道理的,駐地法軍表現出來了比之前作戰還要充沛的體力和專業。
“我們可以強調,法國的行為是源自于法國經常革命的后遺癥。眾所周知,法國人自己都天天鬧,影響到軍隊在正常不過了。”
艾倫威爾遜手捧著一本三國演義,非常不客氣的催促費雯麗幫助自己寫信。沒看他的手都包著呢么,現在就想要工作,也有心無力。
費雯麗白了男人一眼,她怎么會不知道這個男人是裝的,大英國寶也算是一個從犯,只能一邊動筆一邊詢問,“你看書這個愛好,真是不錯。”
“看書是一種交流,一個寫書的不管怎么避免,都會不可避免的加入一點自己的主觀因素,我看的書就能判斷出來這是一個什么人。要是一個專職作者那更好了,還能看出來他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認識。”艾倫威爾遜放下三國演義,訴說自己的心得。
比如夏夢的仰慕者金庸先生,二十多歲的作品書劍恩仇錄,和四十多歲的作品鹿鼎記,就能看出來二十年金庸的心路歷程。
至于瓊瑤,她是一個小三,她的作品當中小三都是白月光。
就連網絡小說也是這樣的,土豆的小說主角一個人熱血,紅毛的作品主角要獨斷萬古,要戰天斗地,至于唐三的小說,七八谷八大姨一家族都是神仙,他要當官還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