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我們必須在我們這邊找到一個必須認可我們的自由生活方式,認可我們的生活方式才代表未來潮流的領袖。”麥克萊恩開口道,“其實美國也不需要多么強大的盟友,只要達到韓國的水平就行了,具備基本的自我防御能力。”
“這樣想沒錯”艾倫威爾遜心中冷嘲,但臉上全部都是贊同,“如果以朝鮮戰爭末期韓國的表現來看,南越的問題也不大。”
既然這先期來到西貢的美國大使這么說,很顯然,國務院、五角大樓和國會山的一些實權派估計也持同樣觀點。不管怎么說,能有這個結果已經很不錯了。
看來韓國軍隊的金城戰役雖然灰頭土臉,但最終還是讓美國認可了整訓的成果。現在美國覺得可以復制以往成功的經驗,在中南半島重演朝鮮半島的事跡,堵住蘇聯勢力南下的路徑。
艾倫威爾遜心里當然明白,美國認為韓國是普遍的例子,但實際上只是一個特例。
不過既然華盛頓信心十足,出于維護美國面子的想法,他還是不唱反調比較好,這才是一個好盟友。
有的時候,一個人要自殺你攔著他他都不愿意,艾倫威爾遜能做的事情就是,他本人以及英國躲遠點,遠眺美國瘋狂輸出的后果。
艾倫威爾遜不由得翹起大拇指,“如果真有韓國軍隊的表現,自由世界就可以放心了。”
北方第一大城市河內,所有法軍已經收縮到這里,通往河內的鐵路已經被炸毀。而城內,則是趕往碼頭的人流,汽車像是在鋸齒上行走,顛簸得人頭暈腦漲。
成千輛汽車、摩托車、腳踏車、三輪車連載滿乘客的三輪馬車,都擠在塵土飛揚的街道上。行人在卡車、轎車之間亂竄,搞得司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急剎車。
人流既有白人樣貌的法軍家屬,也有長久以來和法國合作的識時務者,現在他們都只有一個目的,離開這座城市前往安全的地方。
撤離行動稍早時間已經開始,到了十月八日法軍將會降下河內上空的法國國旗,與此同時殿后的法軍也在戒備,防止城郊的越盟軍隊攻入城內。
雖然這并非是一個必然發生的事,但必要的準備還是應該有的。
實際上,關于是否搶先進城,確實在越盟內部引起了激烈討論,但海防外海的英國艦隊虎視眈眈,不由得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