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威爾遜沒想到有一天,他還能和印度發生聯系,但他的朋友麥卡錫問了,作為朋友他不說實情就是不夠朋友,“大概在撤離印度的前夕,我和很多同事就感覺到尼赫魯那些人的野心很大。他對蘇聯有著謎一樣的好感。”
“為什么當初英國不把這個人干掉呢”麥卡錫想都不想的反問道,“這樣一切都解決了,也不用讓我們在今天煩惱。”
“約瑟夫,事情不是這么簡單的,當初帕特爾的表現似乎更加激進。而尼赫魯的本性還沒有暴露出來。我們怎么知道,帕特爾剛剛獨立就死了”
艾倫威爾遜不著邊際的推卸責任,死人是不會反對的,帕特爾都成骨頭了,不會反對今天代表英美特殊關系的兩人,給他的定義。
解釋了當初英國的為難,艾倫威爾遜歸于了本質,明里暗里提醒美國印度是要防備的對象,他的光榮時代回來了,他還是那個英屬印度的專員助理,那樣的意氣風發,那樣的風采照人,雄辯滔滔。
“艾倫的意思是,當初還不能判斷尼赫魯的傾向。”帕梅拉蒙巴頓眼見丈夫在這憶往昔崢嶸歲月,不由得開口解釋。
一提起英屬印度就滔滔不絕,帕梅拉蒙巴頓也沒辦法,她認為丈夫對印度有著特別的心理,只是不知道到底是為什么。
“帕梅拉說的對,當初我們還無法判斷,但現在才獨立之后尼赫魯表現來看。我們的擔憂是正確的。”艾倫威爾遜表達了對尼赫魯的另眼相看,不確定的道,“這一次的茂物會議,是否是想要在世界上組建第三勢力,讓本就非常微妙的局勢變得更加復雜”
茂物會議的南亞五國,其實還有一個身份,是萬隆會議的發起國。要說后世那個名聲很大的萬隆會議,出盡風頭的主角當然是尼赫魯。
是尼赫魯聯絡了,南斯拉夫的鐵托和埃及的納賽爾挑頭召開的,至于中國,是尼赫魯提出的邀請,給了中國在這種國際會議上露臉的機會。
“第三方勢力尼赫魯在想當然”麥卡錫冷嘲熱諷道,“就像是你說的,尼赫魯的野心很大,華盛頓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我們想要參加會議。但尼赫魯拒絕了。”
尼赫魯有種艾倫威爾遜心里暗道,這才是第三世界盟主,獨立于美蘇之外的第三陣營領袖應該做的事情。
心里這么想,他便把眉頭緊緊的擰住道,“尼赫魯也拒絕了英國參加會議的主張,出于英國和印度的傳統關系,我們不愿意見到這一幕。”
這當然是在撒謊,印度的進出口貿易可是以英鎊結算的,英國怎么會對印度報以偏見不但對印度沒有,對中國也沒有,原因在于中國境內的英國的資產。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艾倫威爾遜非常的煩惱,這種事還是美國更有資格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