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不是美國的狗,這個問題懂得都懂。菲律賓國內局勢比較復雜,但仍然算是很聽美國的話,這兩個國家,都是美國指哪打哪的存在。
麥卡錫是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共和黨的首席成員,進行一些外交工作屬于分內之事。而且也可以沖淡原來總是在國會開炮的負面印象,絕對是有好處的事。
至于怎么讓麥卡錫同意,直說就行了,不用像是面對一個老官僚,不間斷的用話術包裝,麥卡錫也不一定能聽明白。艾倫威爾遜就很直白的把利弊講明白。表示讓日本和菲律賓做白手套,可以提高麥卡錫在外交領域的分數。
事實已經很清楚,印度不會讓前殖民國家參加這一次印度自認為是主角的國際會議,這會搶走印度的風頭,那可以找名義上是獨立國家的仆從國代勞。
“菲律賓日本”麥卡錫面露思索,他確實在認真考慮好朋友的建議,更進一步問道,“艾倫,如果是你的話,你覺得這兩個國家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艾倫威爾遜心說你可算是問對人了,心里面對日本說了一聲對不起,開口道,“從當前的局勢來說,日本似乎更加需要這一場國際會議,來重新融入國際社會。就讓日本在會議上說,美國無法說出的話,看看其他國家的反應,我相信日本也樂于這么做。”
麥卡錫頻頻點頭,英國人在外交上的天賦還是值得信賴的,多聽聽沒有壞處。
當然沒壞處,得罪人的事情都讓日本做了,美國有什么壞處只有好處
在堪培拉索賠會議之后,命運讓艾倫威爾遜和日本再次聯系在了一起。日本人也不用感謝他,畢竟他是為了麥卡錫的這個朋友幫忙的。
等到萬隆會議召開,日本把才獨立的國家得罪光了,參照日本倒霉就是馬來亞成就的定律,在未來和日本進行經濟競爭的時候,艾倫威爾遜會更加的有信心。
只要日本嚴格按照美國的指示做提線木偶,相信在萬隆會議上,不但無法改變因為戰爭留下的負面印象,還會被尼赫魯內涵一段時間。
“有時候和你聊聊,總能有一些收獲。”麥卡錫有感而發,兩人的電報聯系從來沒斷過,如果艾倫威爾遜要是蘇聯間諜的話,估計麥卡錫就會有小丑竟是我自己的感覺。
“哦,這可真是一個不錯的評價。不過誰讓我是一個如此優秀的人呢。”艾倫威爾遜自我夸獎道,“優秀的人總是優秀的人相處,會變得更加優秀。”
遠在東京的鳩山一郎首相,不知道為何,這一天總覺得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發生。
終究他艾倫威爾遜,還是鳩山一郎先生的外國友人,幫助美日鞏固同盟關系義不容辭。
而且帝國專員的最大優點就是不貪圖虛名,就算做了好事,也不愿意讓鳩山一郎知道,并不奢求日本首相的感謝,就算是一個索賠會議把鳩山一郎的競爭對手吉田茂搞下課,他都沒有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