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這個戰例,討論如何應對印尼對英屬馬來亞的野心,是兩人本次討論的重點。畢竟蘇加諾政府,其實也不是蘇加諾政府,是很多國家都是在這個時間,具有很明顯的親蘇傾向。
關于如何顛覆蘇加諾政府的計劃,遠東聯合作戰司令部都已經不知道做過多少了,可以說每年都在更新相關計劃,連行政公署那邊也是如此。
艾倫威爾遜不指望把蘇加諾推翻,他只是想要找一個賴著馬來亞不走的借口。印尼變成敵對陣營的一員,英國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留下來,以保護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姿態,長遠維持在亞洲的軍事存在。
可以說,他這個殖民地專員,是大印度尼西亞主義的最大支持者,甚至比印尼國內蘇加諾的擁躉還要誠心。
他希望在第二個任期結束之前,能夠把周邊格局定下來,這樣才好放心卸任。
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事關整個自由世界的利益和英國利益的選擇,他也不糾結的選擇后者,自由世界遠比蘇聯集團強大,讓英國多吃一點紅利也沒什么。
就算是印尼成為蘇聯的盟國,艾倫威爾遜也不擔心,歸根究底,印尼是極其破碎化的國家,想要轉變成一個強國還有很多不利條件要克服。
一個強國首先面積不能太小,人口也要足夠,這兩點都很重要。
印尼已經丟了兩個最大的島嶼,面積上已經退出了候選,人口倒是足夠,而且以爪哇島的承受能力來說,都已經是人口過多了。
人口一旦過多,就會帶來方方面面的內卷,任何方面都能卷起來。這一點二十一世紀的東亞三國已經證明過了,日韓對于其國土來說,人口也屬于很多。
一旦卷起來,就會影響到人的方方面面,就拿教育來說,清北就算是和牛津劍橋一個級別,可中國人想要上清北的難度,可比英國人上牛津劍橋的難度大上無數倍。能和這個難度相比的,估計也只有另外一個人口大國的印度理工,才能臥龍鳳雛一下。
艾倫威爾遜心中,印尼已經不具備什么強國的基礎了,現在只不過是想要利用一下削弱版的印尼,為英國在亞洲的軍事存在,一個讓人廣泛接受的理由。
離開英軍司令部,艾倫威爾遜就回到了海蒂拉瑪和英格麗褒曼的公寓。妻子帕梅拉蒙巴頓帶著幾十個會計事務所的專業人士,去香江算四大家族的產業去了。
短時間,艾倫威爾遜只能形單影只的,在兩個影后這里尋找安慰,來安慰他脆弱的內心。
至于行政公署的工作,電話遙控指揮就行,有西馬專員幫著管理,這一天愛麗莎就通過電話,表示北方某大國的行政文件正在討論當中。
“我們先看看效果,實行不用著急。”艾倫威爾遜的脖子夾著話筒,用輕松的口吻說道。
一雙賊眼也沒閑著,不斷瞄著浴室的方向,馬來亞的氣候如此炎熱,愛干凈經常洗澡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