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屬馬來亞殖民地的兩大塊,分別是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島的一部分,也就是俗稱的西馬和東馬,愛麗莎和埃德爾看起來是平級的,可實際上殖民地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馬來半島,愛麗莎的事情要比埃德爾多許多。
不過東馬是面臨印尼滲透的重災區,埃德爾和當地英國駐軍的關系很好,也算是在另一個方面,體現著他本人的重要性。
“西馬地區九百五十萬人,東馬為二百四十萬,殖民地本輪統計為一千二百萬人。肯定于統計不到的地方,但也相差不多。和之前相比,新生兒出生超過兩百萬。很迅猛的數據,總共也沒幾年的時間。”埃德爾拿著各州和特別市的統計數據進行匯報,“華人和馬來人的比例大體沒變。”
“殖民地人口增長很快”愛麗莎聽了之后詢問道,“不知道有沒有國內的數據做對比。”
“一九四六年人口統計為四千八百五十萬,去年的數據是五千一百萬人。大倫敦區的人口統計在緩慢下降,常住人口在減少。”艾倫威爾遜知道這個互數據,直接告訴了兩個部下。
“這樣來看,馬來亞殖民地的人口增長太快了。以不到一千萬的基礎,和本土一樣的新增。”埃德爾倒吸一口涼氣,“要不要想想辦法”
世界大戰之后,各國都出現了嬰兒潮,北美的生育率攀升到三點五,日本每年出生嬰兒一百六十萬,歐洲當然也出現了嬰兒潮,只是沒北美這么夸張。
英國看起來人口增長不大,完全是因為移民潮出現,很多人選擇移民到了其他白人英語國家,所以看著不顯眼。真要對比的話,英屬馬來亞應該和人口基數一樣的澳大利亞對比。
現在澳大利亞人口還是九百多萬,還是接收了很多英國移民的數字。同樣接近一千萬的馬來亞殖民地,現在已經一千二百萬人了。
而且這一波人口增長肯定還沒結束,在生育年齡的男女才多大至少還有十年的黃金時期,殖民地的人口還會增加是必然的。
兩個部下的擔心,艾倫威爾遜到很樂觀的道,“沒關系,雖然生育率高,但基數在這擺著,還不至于擔心,本土的人口是殖民地的四倍,馬來亞幾十年內是追不上的。”
“這可難說”愛麗莎覺得事情不容樂觀,“一個人十八九歲就可以結婚,等到現在的孩子長大,其實也就是十年后的事情。”
“這是建立在一直保持高增長的基礎上。”艾倫威爾遜呵呵一笑道,“不會這么容易的,下一代人的想法和這一代的人肯定不一樣。這樣的增長率是不可持續的,你以為是印度”
事實上印度在二十一世紀生育率也降低的很厲害,當然這是印度政府管得到的地方,至于管不到的黑戶,那就沒法統計了。
想要壓制人口,不一定要行政命令,很多辦法比行政命令更加管用,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在日本經濟高漲的時候,日本女人多么猖狂,這一拳二十年的功力,可比同期的歐美拳師厲害多了,最后泡沫爆炸不還是跪了么。
不過幾個腦海中的辦法,不一定在馬來亞管用,動拳師的念頭,可他正在馬來亞殖民地推動保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