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加入北約已經不可避免,美國人十分希望德國能夠肩負阻擋蘇聯的角色。”蒙巴頓將軍苦笑著道,“至于法國人的想法,我相信法國人會理解的。”
蒙巴頓對政治十分通透,知道一旦聯邦德國加入北約,將完成由敵人變為盟友的路上邁出關鍵一步。也知道雖然法國擔心德國在重整軍備,但西方盟國還是同意接納它為北大西洋條約組織成員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不可避免的,德國近六千萬的人口,加入北約將會大大增強自由世界的實力,只有德國加入,北約才不會擔心蘇聯的數量優勢。
“看來莫里森最近又要忙了。”艾德禮首相也知道事情已經不可避免,只能讓外交大臣和法國人好好說說。
“最好再加上阿登納,我們三個國家坐下來好好談談。”蒙巴頓將軍開口建議道,“在保障戰勝國利益的前提下,知道彼此的需求,事情就好辦多了。”
“好主意。”艾德禮首相眼睛一亮,開口道,“路易斯,其實你應該考慮做大臣。”
“我現在就是海務大臣。”蒙巴頓將軍,沒來由的想到了萬里之外的女婿,艾倫威爾遜在聽到大臣這個詞匯的時候,那副神情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幾乎是馬上,英國外交部就進入了工作狀態,邀請法國外交部長喬治皮杜爾,共同前往德國首都波恩,一起和阿登納商談德國加入北約這件事。
不用想也知道,喬治皮杜爾的真實想法是什么,他對德國加入北約沒興趣。但莫里森也講明了這是美國希望出現的未來,用以彰顯自由世界的團結。
喬治皮杜爾嘆息,他能說什么,法國和很多歐洲國家一樣,都受到馬歇爾計劃的支持。雖然他心里明白,甚至公開在巴黎說過,法國每接受一美元,法國的獨立性就少一分,可沒有辦法,依賴美國是一個事實。
德國首都波恩,英國外交大臣莫里森和法國外交部長喬治皮杜爾一起,表明英法兩國的立場,讓阿登納答應兩國的條件,才能換取兩國對德國加入北約不設置障礙。
當前的聯邦德國,還不算獨立,三國駐德專員還有很大的話語權,阿登納其實根本沒有反抗的資格,再者這是德國重新回到文明世界的一個機會,根本不容放棄。
對于莫里森和喬治杜皮爾,代表英法兩國提出的要求,阿登納自然是全盤接受。
在一系列的合約被簽署完畢之后,三月四日當天,北大西洋公約總部巴黎宣布,聯邦德國加入北約,成為北約正式成員國。
海蒂拉瑪、英格麗褒曼兩人回到巴黎,正好聽到了這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