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先生,我理解英國方面的請求,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不愿意再次糾正。”海爾塞拉西一世帶著居高臨下的姿態道,“朕是白人。”
“當然,尊敬的陛下,你是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繼承人。”
查理微微一笑道,“我想以幾個角度來闡述,關于本次英國請求皇帝陛下對蘇丹局勢的關切。首先大英帝國和埃塞俄比亞一樣,都是君主制國家。當今的世界,因為美國和蘇聯的原因,很多君主制國家,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倫敦方面很希望,皇帝陛下能夠照顧非洲的穩定。”
“至于另外一點,則是處于宗教角度,埃塞俄比亞和很多歐洲國家一樣,同為基督世界的一份子,你本人還是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后代。但是你的國家周邊,是眾多的和平教國家,不論是出于守護基督世界,還是當前阿拉伯世界對以色列的敵視,你都不能袖手旁觀。”
“更何況蘇丹的面積太大了,埃及和蘇丹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旦蘇丹獨立成功,出現了很多人都不希望出現的后果,比如埃及和蘇丹合并,這對埃塞俄比亞在非洲的超然地位,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挑戰。”
查理提出了眾多的理由,不管是從宗教、地緣還是海爾塞拉西一世本人的角度,都有這一次協助英國把事情控制的理由。
他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光是海爾塞拉西一世的證實稱號,就有“猶太族的雄獅“、“上帝的特使“,前者注定和以色列結緣,后者以埃塞俄比亞的位置來看,和周圍的和平教國家格格不入。
以色列政府現在確實也對埃塞俄比亞示好,畢竟周圍一圈阿拉伯國家把以色列包圍。
一個不小心就能被如海一般的阿拉伯人趕下海,為了打開孤立局面,以色列對處在埃及背后的埃塞俄比亞十分青睞,這種青睞是否真心先不說,但確實以色列是表達了親近。
海爾塞拉西一世沒有說話,顯然也處在考慮當中,是否就蘇丹的局勢發表看法。
因為和意大利戰爭當中的表現,除卻美國的非洲小號利比里亞,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唯一在殖民浪潮當中幸存的國家。
確實有很多非洲的政治人物,一直呼吁海爾塞拉西一世對非洲獨立運動表態。隱約之間把海爾塞拉西一世當成了非洲的救世主。
事實上海爾塞拉西一世也確實在過去的幾年當中,見了不少獨立運動的領導人,哪的人都有,但很少就獨立運動表態。
這一次英國上門,海爾塞拉西一世心里很懷疑英國人的真實舉動,畢竟在過去,海爾塞拉西一世本人也不是沒在英國人身上吃虧過。
但查理要海爾塞拉西一世配合英國分治蘇丹的舉動,讓他打消了心中的懷疑。
作為一國君主,他對埃塞俄比亞的處境還是清楚的,這個英國人說的都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