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他還在想,如何避免英國離開之后,埃及對蘇丹的影響,畢竟蘇丹的兩大黨派當中,伊斯梅爾阿扎里的兄弟黨,就比他的國家人民黨更加靠近埃及。
這也不是說,一旦伊斯梅爾阿扎里執政,蘇丹就鐵定會和埃及合并,但有這個可能,于是再次開口確定道,“不知道之前的保證,還算不算數。”
“看拉赫曼先生說的,當然算數。”艾倫威爾遜一副受委屈的樣子道,“我們英國人,從來都是對合同非常看重的,只是因為現在南蘇丹的局勢,可能在一些細節問題上,出現一些變數。”
理智的人知道只有很小希望去說服英國接受埃及對蘇丹所享有的完全的主權,而埃及公眾現在相信這正是埃及的權利。
所以殖民地大了,就會出現這種事情,在蘇丹英國的態度有利,不一定在埃及有利,蘇丹可以接受的方案,埃及人說不定就反感。
要是英國只是在其中一個有利益就罷了,可問題是埃及和蘇丹,英國都有。
艾倫威爾遜不得不來蘇丹一趟,他相信這件事處理好了,對英國在整個殖民地問題上面臨的棘手問題,都是一個非常正面的范例。
現在就看兩個曾經親歷英屬印度獨立的殖民地專員,能不能有小丑的手藝,把手中的小丑球擺弄明白,讓美國閉嘴不要表態,被動等著被英國拉下水,基本上是沒問題了。
現在則是把水攪渾,不在重大問題上得罪任何一方,任何一方也包括看起來沒關系的埃及,此時的艾倫威爾遜早就忘記了,在開羅大使館的豪言壯語,什么大筆一揮就是一個新國家的誕生,只有真開始干才知道,這些事多棘手。
在南蘇丹黑人抗議游行被約瑟夫阿古平息之后,國際上都已經知道了,南蘇丹的黑人因為十九世紀的黑奴貿易,公開宣稱不愿意和阿拉伯人待在一個國家。
因為涉及黑奴貿易,竟然導致了美國和蘇聯都不做聲的局面。
美國因為黑歷史,不可能對此表態。而蘇聯的想法更加單純一些,這是一個得罪人的問題,支持不支持都會得罪其中一個,還不如當做沒看見。
輿論上亂哄哄的報道了一通之后,讓各國知道問題所在就可以了。反正這只是一個給南蘇丹獅子大開口的借口。
有了媒體熱度,該抗議也抗議完了,再一次進行會談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這一次的會談仍然是約翰這個蘇丹專員主持,艾倫威爾遜仍然躲在其他地方裝死。
會議開始之前,約翰闡述了倫敦的態度,對著幾個心思不同的勢力頭目道,“艾德禮首相已授權給我對蘇丹人民作如下的保證蘇丹政府的憲法和權力并不因最近的談判而有所改變。蘇丹政府正積極從事的任務是準備紿蘇丹人以自治,和準備讓蘇丹人自由地選擇他們的未來地位。女王陛下的政府決不允許有任何使蘇丹政府偏離其任務的事發生。”
這種官方文章當然對各方代表毫無約束力,唯一有約束力的地方,在于英國還沒走,你們怎么吵鬧都可以,但絕對不能在戰場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