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計劃完成,艾倫威爾遜就可以放心的離開馬來亞,進行下一個階段的人生了。
首先這還是要白廳的認可,英國對高污染的產業,經過了倫敦煙霧事件之后,容忍性已經大為降低,在這個時間段,化工產業并非是低端產業,想要轉移的話,還要考慮馬來亞的可靠程度。
那是第二天的事,剛回到倫敦第一天,艾倫威爾遜邀請了謝菲爾德勛爵喝一杯,順便恭喜了倫敦市政廳在判例法上取得了偉大勝利。
“謝謝,不過這一次的風波,還真是嚇人呢。但司法體系還是頂住了輿論壓力,做出了正義的判決。”馬金斯拿著酒杯,對出差在外的艾倫威爾遜不斷感嘆。
尊敬的勛爵這就有所不知了,艾倫威爾遜雖然在外出差,但對國內的地鐵事件發展門清。
要不是恰好在國內談生意的帕梅拉蒙巴頓在,婦女運動有那個膽子
之所以鼓動妻子支持婦女運動碰一個頭破血流,是因為艾倫威爾遜親歷的地鐵事件,知道這件事鬧起來婦女運動輸的概率極大,可能招致公務員體系的帝國主義重拳。
要是一打官司肯定勝利,他就叫妻子趕緊滅火息事寧人了,哪會讓婦女運動鬧事
總之結果是好的,現在本土的公務員認為婦女運動無理取鬧,已經產生了反感。甚至在一部分偏保守的群體當中,也留下了惡劣印象。
總的來說這次地鐵事件還是有好處的,了一個正面判例,可以為以后類似的事件處理方法,這也是實行判例法國家的好處。
“雖然過程曲折,但結果是好的。”艾倫威爾遜順著馬金斯的話一語雙關,即是恭喜馬金斯維護了法制,也是為婦女運動的撞墻而開心。
只不過犧牲了一個鬧事的女人而已,而且她也沒被犧牲,帕梅拉蒙巴頓已經指示捐款幫助這個被判決的女人交罰款。她并沒有金錢上的損失,但社死是肯定社死了。
討論了一會兒,艾倫威爾遜開口感嘆道,“一個正面的判例是多么重要。”
他甚至想要策劃一個扶不扶的案例,但英國大概率沒這事。彭宇案的土壤在英國不說完全不存在,但基本上也不存在。
這件艾倫威爾遜腦海中的經典案例,也不是沒好處,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
事實上只不過挑明了潛規則,把長期家里的教導讓全社會知道。
在彭宇案之前,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教育子女不要多管閑事,扶人被訛早已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