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了一番口舌之爭,艾倫威爾遜才神色輕松的恢復了紳士作態,思考著什么時候,把生米煮成熟飯,關系演變到了今天,沒有下一步的進展簡直對不起上帝。
英國的國家格言此時激勵著他,天有上帝、我有權利,他當然有權做喜歡做的事情。
弗蘭克還在和澳大利亞談軍售的價格,軍售不用于一般生意,誰都知道軍火生意是賺錢的,利潤一般都是百分之五十起步,百分之百也不稀奇。遠不是正常的加工業,賺那點辛苦錢。
軍火市場也是贏者通吃,正因為軍售的重要性,內閣和白廳才這么上心,拿出來了暗箱操作的老本行。可見對這一次的軍售多么重視。
不然艾倫威爾遜怎么會一聽到澳大利亞有這個意思,立刻召喚彗星一號直接回倫敦就算是不提價格,能夠撬動英國航空母艦的更新換代,也是一個巨大的收獲。
哪怕是二十一世紀,英國長期也是占據軍售的三甲,看起來不弱的法國,絕大多數時間在軍售上面沒什么建樹,所以一旦有個大單就會無比重視。
艾倫威爾遜雖然幫不上忙,但也希望弗蘭克能夠把事情辦妥,一旦成功功勞是兩個人的,至少不用做無用功。
如果不是公主殿下總來緩解他的心情,他恨不得每天讓弗蘭克和自己說一遍談什么了。
其實不用他催促,弗蘭克也很清楚,談成這筆意義重大的軍售,以后會讓他得到什么樣的回報,這可能是他為帝國工作之后,從來沒有過的奉獻時刻,以后可能也不會有這么賣力的時候了。
忙活支線客機和美洲勘探的妻子,帶來了一個消息,是關于北海劃界的事情。
“我們和北海相關國家的劃界已經談妥了。按照中線原則劃界。”帕梅拉蒙巴頓剛剛坐下,就把這件事和盤托出。
“不對啊,為什么不爭取更有利的劃界。”艾倫威爾遜聽了之后大吃一驚,在已經發現北海油氣的前提下,英國卻沒有哪怕一點爭取,這不符合常理,想了一下反問道,“是受到了美國人的壓力”
他想不出來別的理由,要說這個世界上誰還能對英國施加外交壓力,就只有美國和蘇聯。
蘇聯沒有理由這么做,美國倒是可能為了維護所謂的北約團結這么干。
“不是。具體的情況雖然并不知曉,但外交部說不是美國的問題。”帕梅拉蒙巴頓解釋道,“不過外交部爭取了一個條件,那就是北海相關國家的石油收益,必須用英鎊結算。有這個前提,才達成了中線原則協議。”
“原來是這樣,為了英鎊結算份額。”艾倫威爾遜懂了,“荷蘭、德國、挪威都答應了”
帕梅拉蒙巴頓點頭,艾倫威爾遜這就想通了,可預見的未來,北海石油將是歐洲唯一可靠的油氣來源地。英國當然想要仗著實力拿到大頭,但要是后退一步,讓周邊國家以英鎊結算北海石油的好處也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