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吧。”理查德不像是愛麗莎,對類似的想法還真不算了解。
愛麗莎笑而不語,艾倫威爾遜解釋道,“這是真的,印度表現的更加露骨一些。中國封鎖的比較嚴實,一般人可能不了解。就是不知道一個中國人和一個印度人碰到的時候,到底誰才是那個引領古代文明的那個。幸虧歐洲已經掐死了和平教世界的大國,不然就熱鬧了。”
“都快窮的吃不上飯了,想的還挺多。”理查德輕蔑一笑,對這種想法嗤之以鼻。
“增加民族凝聚力的手段,無可厚非。”艾倫威爾遜頗為淡定,遲早會過了在歷史中找自豪感這個階段的。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已經不再提從來沒出現過的資本主義萌芽了,很多厚古薄今的說法,也開始在教科書中修正。
但印度顯然還沒過這個階段,還處在印度文明是人類源頭的夢幻當中。
還有不同的地方是,中國互聯網是封閉的,扯淡言論不容易傳出去。印度網民的言論,可非常容易傳遍世界,成為各國網友眼中的快樂源泉。
太開放的網絡環境也不好,油管五常能在互聯網世界闖下赫赫威名,就源于本國歷史的美化和其他國家歷史同樣的美化,撞在了一起。
“增加民族凝聚力不知道希臘人會不會想,把古希臘的數學知識就在兩千年前運用成功,造成工業革命然后征服世界。”愛麗莎也加入到了討論當中。
聽到這種可以在發表作品的腦洞,艾倫威爾遜想了一下順著這個思路回答道,“希臘的體量還是小了一些。應該架空羅馬帝國工業革命征服世界,壞處是,在這個世界當中,英國應算是最先吃到羅馬帝國鐵拳的那批。”
拍拍手終止了腦洞大開的討論,這種臆想和當前英國的利益無關。討論也該回歸正題,艾倫威爾遜臉色陰沉的道,“印尼的事情沒有一個結果,哪怕就是離任了,我也不會放心。”
理查德和愛麗莎都不由得點頭,只是兩個擔心印度和印尼要投共的下屬不知道。頂頭上司擔心的是印尼可千萬別不投共。
有賴于,不同于原本的歷史時空,這個世界的荷蘭在撤離印尼的時候,直接帶走了加里曼丹島和半個新幾內亞,導致印尼兩百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一下子縮水了小半。
經過一次英國和荷蘭加里曼丹島總督的調整,七十四萬平方公里的加里曼丹島,變成了英國占據三分之一,荷蘭拿走三分之二。七十八萬平方公里的新幾內亞島,荷蘭有占據了三十二萬平方公里。
調整之前的加里曼丹島,荷屬領地有五十五萬平方公里,現在變成了五十萬平方公里。連同三十二萬平方公里的荷屬新幾內亞的。本來有兩百萬平方公里的印尼,成功瘦身成了不到一百二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家。
因為這個原因,蘇加諾十分痛恨荷蘭、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出力的英國。
艾倫威爾遜非常理解蘇加諾的憤怒,誰的國家被分割出去百分之四十的領土,都不會還能夠心平氣和,別忘了印尼的大印度尼西亞主義還包括英屬馬來亞呢。
按照大印度尼西亞主義者口中的印尼領土,加上馬來亞殖民地,印尼的領土應該是二百四十萬,現在的印尼只有一半,剩下的一半都被帝國主義者所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