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堅持既不是出于法國那種對維持普世帝國的執念,也不是出于西班牙和葡萄牙那種對過往榮譽的留戀,而是對既有利益的不舍。
荷蘭人拼湊出的荷蘭印度尼西亞聯邦方案,在印尼民族主義者眼中顯得滑稽可笑。當美國以取消馬歇爾計劃支援為威脅,要求荷蘭放棄的時候,它就乖乖認輸了。
沒有英屬印度全體同仁的努力,荷蘭人連一個類似印巴分治的方案都想不到。更沒有力量去推行,直接把整個東印度群島讓印尼接盤,還保留七八十萬的土地
至于葡萄牙,倒是有維護殖民地的決心,但是缺乏支持,沒有英國的鼓勵,哪有膽量占據整個帝汶島占領東帝汶都費勁。
當英國真的開始不要臉,不在乎什么秩序還是挑撥離間的時候,對很多國家來說,才是傾覆的開始,原本歷史的英國還算要點臉,可艾倫威爾遜沒那個想法,滿腦子都是套現。
印度都不算受害者,沒有艾倫威爾遜,印度兩大勢力也不會在一個國家過。
他對印度的損害只不過是臨走刮了一層地皮,真正第一個受到傷害的是印尼。
斯康斯中將苦笑一聲,他是不知道這些內情的,也是今天第一次聽到,“這么說的話,你們在英屬印度獨立的過程中,就找好了下一個地方。”
“將軍,國內還有十萬個崗位消化我們你也知道戰后國內的就業環境。還不能讓我們自己找地方,繼續造福社會么”艾倫威爾遜給了斯康斯中將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不給本土添麻煩,不能說是錯誤吧”
“確實不是,但就算是如此。希望對荷蘭人和葡萄牙人報以尊重。”斯康斯中間提醒道,英國還是非常重視五國聯防的,除了英國之外,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荷蘭和葡萄牙,都是保障馬來亞安全的盟友。
這一點艾倫威爾遜當然知道,隨后兩人接待了加里曼丹總督奧庫斯特和帝汶島的卡萊總督,兩人來到檳城,也是打著五國聯防的旗號,來幫助英國壯大聲勢。
一片其樂融融當中,賓主盡歡,現在就等著閱兵式開始,艾倫威爾遜還抽空和公主殿下進行了一番口舌之爭,他對皇后公主什么的名號,沒什么抵抗力。
瑪格麗特公主心知肚明,她總能聽見姐夫喊她公主,這么長時間過來,已經洞悉了這種陰暗心理,雖然鄙視,但也樂在其中。
此時的檳城,主要街道上已經掛滿了五國國旗,參加閱兵式的作戰部隊也已經抵達。
艾倫威爾遜熱情的介紹著,馬來亞殖民地的中堅力量,封建君主、大買辦和奧庫斯特和卡萊認識,反動勢力的大聯歡氣氛,已經烘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