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后悔。”占據半個下議院的工黨議員站起來鼓掌,對自己的首相表達支持。
“要不是距離選舉還遠,幾乎可以確定又要勝選了。”諾曼布魯克看到這一幕一挑眉。
艾德禮首相拿出來了制定的包含預算特別草案,在下議院得到了壓倒性的通過。
這一份草案包括,撥款九千萬英鎊投入到航空航天的發展資金當中。航空航天研究機構由國防部統一管理,軍品研制費由國防費開支,減少研制方與使用方的矛盾。
在包括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劍橋大學、布里斯托爾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南安普頓大學等十六所大學,設立航空系和航空專業的高等院校。
在這些大學之上設立英國皇家航空學會和英國星際航行學會,號召積累的人才前往武麥拉發射場,并且和澳大利亞協商,保證相關研究人員的待遇和保障。
選定以為內閣大臣兼任航空航天的發展的負責人,保障英國在航空航天上面的重視。這一任命出乎預料的落到了年僅四十歲的哈羅德威爾遜身上。令不少工黨議員感到驚訝。
剛剛上任的哈羅德威爾遜立刻打點行裝,前往澳大利亞,來了解第一手的情況。
整個英國的報紙都在熱議,艾德禮這個戰后已經領導三屆政府的首相,對航天航空領域的國會講話,兩年以來一直持平,或者干脆落后保守黨的支持率,出現了細微的提升。
英國在戰后的十年時間,幾乎不在對國際事務發表看法,和法國頻頻大動干戈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而這一次的動作,讓不少國家都吃了一驚。
就連莫斯科和華盛頓也是如此,剛剛借由洲際導彈試射讓波蘭的反對者閉嘴的赫魯曉夫,正著手準備平息布達佩斯的矛盾,對此不以為意。
遙遠的華盛頓,艾森豪威爾和杜勒斯也就此展開討論,“不知道英國只是想要翻個身,還是真的回憶起來了過往的榮光。”
“也許兩方面都有。”國務卿杜勒斯不置可否,“英國在戰后的恢復真令人驚訝。尤其是和歐洲其他國家相比更是如此,也許我們在戰爭時期的援助還是過多了,沒想到他們真的能夠調整過來。”
“不管怎么說,我們也要跟進。如果英國都能直面蘇聯的優勢做出正面應對,而我們不能,其他人會認為我們是懦夫。”艾森豪威爾小一錘定音道。
僅僅三天之后,美國參議院兩黨通過了更加龐大的法案,確保對航天航空工業的全力支持,在英國要表態競爭之后,美國以此作為對蘇聯試驗洲際彈道導彈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