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分的背后都是無數人力物力的堆積,和滿天煙火在鑄就出來的。
和這一份計劃背后的慘重代價相比,藍光導彈凌空爆炸放的煙花,也就是圖一樂,什么都算不上。
這一份太空計劃,也得到了皇家航天協會和星際協會的高度評價。而此時的內閣,艾德禮首相正在討論,和這一次太空競賽相關的事情。
“哈羅德帶回來的火箭計劃,凝結了大英帝國航天領域的汗水和智慧結晶。”說出了讓殖民地專員直打噴嚏的話,艾德禮首相才道,“我和國防大臣亞歷山大伯爵商討過,考慮到澳大利亞的態度,以及太空計劃的重要性。有一個想法要實施。”
“又是需要財政撥款”財政大臣蓋茨克心里一緊,國防大臣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要撥款,而他這個財政大臣則恰恰相反。
“呃,這一次恰好不是。”被蓋茨克這么一槍白,艾德禮首相差點被打斷了思路的,看向不太和睦的外交大臣莫里森道,“倒是和外交領域有些關系。”
事已至此,艾德禮首相也就不賣關子了,澳大利亞本身軍力不強,武麥拉發射場又在澳大利亞的境內,太空計劃對當前世界如此重要的時刻。為了保障武麥拉發射場的安全,同時防止敵對陣營以及可疑盟友的間諜行為,需要英國加大投入,這個投入不僅僅是撥款。
武麥拉發射場的安全,憑借澳大利亞自己來負責可能有些為難。為此,艾德禮在內閣提出自己的看法,要建立駐澳英軍,專門負責保護武麥拉發射場的安全。
“這個想法無可厚非,而且我也相信,孟席斯總理絕對不會反對。”外交大臣莫里森雖然和首相關系復雜,但在這個時候也絕對不會為反對而反對。
首相和外交大臣,在要建立駐澳英軍的問題上迅速就達成共識,至于澳大利亞的想法,根本就沒從兩人的腦海中多呆哪怕一秒。
剩下的就是如何組成駐澳英軍的問題,英軍現役軍人八十萬,主要有三大塊,國內、歐洲和殖民地駐軍,戰斗力上當然是駐德英軍戰斗力最強。但直面駐德蘇軍的他們是不能動的。
在八十萬英軍的范圍內輾轉騰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大英帝國的盤子,和現在的軍事力量相比還是很大。
“參照蘇丹獨立后,原駐蘇丹英軍一部撤到南蘇丹,一部補充到中東聯合作戰司令部。現在尼日利亞正在呼吁建立自治領,我們可以借此撤出一部分在英屬西非的駐軍。加上中東和遠東作戰司令部分裂呼出來一部分部隊,作為駐澳英軍的一部分。”
國防大臣亞歷山大伯爵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至于指揮機構,新加坡的遠東聯作戰司令部距離澳大利亞又不遠,直接劃歸給遠東司令部就可以了。”
“這樣就沒問題了,莫里森,和孟席斯總理好好談談。”艾德禮沖著莫里森點頭道。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第一批從駐馬英軍調集的部隊登陸澳大利亞,作為規模為六千人駐澳英軍的第一批部隊,開始進駐澳大利亞。駐英屬西非的英軍,同樣也接到調離命令,開始撤離尼日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