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首相覺得成本有問題的話,可以和法國方面談談,看看是否能夠共同承擔成本。至于功能方面,國防部已經測試過了。不論是對對抗裝甲集群還是用于反英游擊隊,都堪稱優秀,絕對是一個優秀軍品。”
亞歷山大伯爵竭力讓首相相信,虎式武裝直升機的優秀一面,一旦面試將在武裝直升機領域成為一個標桿。
“爭取法國訂單”艾德禮首相聽完詢問,“法國人對武裝直升機很有偏好么”
“法國在越南戰場就認為,武裝直升機是對付游擊隊的利器,只不過因為當時手中勘用的武裝直升機并不多,無法擴大戰果。同樣法國人面對的問題,也是當前英國面對的,遠東聯合作戰司令部司令斯康斯,就提及了希望一款武裝直升機,可以保障馬來亞殖民地的安全。”
“是這樣”艾德禮首相一聽也認真起來,馬來亞殖民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當初有人說用馬來亞代替英屬印度,他心里其實并不相信,但現在看來,代替的綽綽有余。
倒也不是全都是好事,比如他能夠感覺到華盛頓,明里暗里希望英國撤離亞洲。和全球帝國說再見,他當然不能同意。
一旦馬來亞的城建完成,英國將會得到巨大的收益,這是多少錢都換不過來的。
哪怕艾德禮首相對軍事投入一直都不上心,也必須在一些項目上表達支持。
在進入首相的第十二個年頭,艾德禮這個注重民生上臺的首相,越發的朝著維護大英帝國利益的方向上靠攏了。
如果不是馬來亞殖民地幫助英國穩固了在英聯邦和廣大殖民地的市場,英國將面臨巨大的壓力,哪怕就是現在,艾德禮也能感覺到,對英國無處不在的競爭。
日本和西德工資低,貨幣定值低,隨著投資不斷擴大,其國際競爭力迅速提高,貿易順差不斷增長。而英國和美國則相對衰落,經濟增長率只有德、日的一半左右。
英國還有強勢貨幣政策,英鎊的幣值比美元還高,面對恢復過來的德國受到不小沖擊。幸虧日本那邊的沖擊都被美國自己消化了。
英國之所以還能化解,就在于英國有相當多的殖民地,處在待開發狀態,經過一些白廳的專業報告提醒,艾德禮把殖民地當成了化解危機的洼地,再苦一苦殖民地。
至于這個辦法的來源地,熟知蘇聯體制國家玩工農剪刀差的帝國專員,當然很清楚農村逃不過歷次被割韭菜的事實,只不過是把英屬非洲殖民地當成農村。
間接統治有間接統治的好處,但直接統治有直接統治的優點,英國幾乎不怎么建設不重要的殖民地,那就讓這些殖民地把英國的危機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