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中艾倫威爾遜的想法和三個拉丁國家別無二致,但在表面上,滿口不離尼日利亞要獨立,維護后殖民時代,別讓蘇聯鉆空子的話術。
這當然是說給美國人聽的,這個可疑的盟友非要旁聽,也讓本次四國會議有些詭異。
不過說實話,艾倫威爾遜是把這一次的會議當成一個外交工作的成績來做,美國非要擠進來的舉動,并不出乎他的預料。
從剛開始,艾倫威爾遜就已經對劃界問題有了通盤想法,還準備好了另外一個議題。準備和美國人好好商量商量,用來隱藏英國的真實目的。
第一天的會議中,基本上處在各說各話階段,這也都在艾倫威爾遜的預料當中。
一八八四年的柏林會議,各國唇槍舌戰一百多天,才達成了折中方案,進而瓜分非洲。
這一次會議涉及幾內亞灣的石油利益,當然是不需要這么長時間,但談上幾十天也很正常,從來就沒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屁大點的事都可以談上幾年,更何況這一次涉及的幾內亞灣權益,并不是小事。
“英國的態度,無非就是維護尼日利亞獨立之后的利益,可以斷定幾內亞灣的石油,不會影響到尼日利亞的獨立,而法國和葡萄牙、西班牙三國的態度明顯就保守了許多,絕口不提殖民地獨立的問題。”
第一天的會議結束之后,參加會議旁聽的美國方面代表,將各國的基本態度傳達給華盛頓,現在還是艾森豪威爾的任期,美國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主席是,艾倫威爾遜的老朋友,約瑟夫雷芒德麥卡錫。
麥卡錫從文件上看到了熟悉的名字,果斷的給出了精準論據,“英國的政策仍然是有序撤退的一套,在慢慢剝離殖民地,同時防止這種行為沖擊英國本土。而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沒有出現這方面的傾向,對于英國的舉動,美國應該在外交層面予以鼓勵。”
此等專業論斷,也就只有麥卡錫能夠拍板,因為他很了解自己的英國朋友。
他的英國朋友,正在一座豪華公寓門口有節奏的敲擊,隨著一串輕微的腳步聲,葛麗泰嘉寶從里面打開了房門,用不出意外的眼神看著這個男人,主動貼上來來了一個勝利之吻,伸手將男人拽了進去,帶上了房門。
“你一個殖民地高級專員,好像總是忘了本職工作,不好好在馬來亞呆著,整個地球都是你的身影。”葛麗泰嘉寶從廚房端出來面包,放在男人的面前。
“這都是國家對我的培養,我負責監管英國的海外資產,同樣是本職工作。”艾倫威爾遜直接伸手狼吞虎咽,含含糊糊的道,“馬來亞殖民地有成熟的團隊在管理,事情反而不算棘手,當然在位置上,對當前的大英帝國而言是極為重要的。”
“美國肯定在堤防爸爸從死亡線上回來呢。”葛麗泰嘉寶嘴角微翹揶揄著,“怎么不去電影公司那邊,又來我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