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芬蘭和冰島的爭端大體來源于此,兩年前,冰島慶祝建國十年,盤查了冰島依仗的漁業資源,鱈魚捕撈量直線下降,便學習紐芬蘭劃了十二海里的專屬區。
但是沒人在乎,近兩年因為捕魚的事情,和英國的沖突也在增多。
艾倫威爾遜沒準備和冰島打上三次鱈魚戰爭,不管是贏了還是輸了,對英國而言都屬于比較丟分的舉動,他準備借由紐芬蘭的手,再加上經濟手段,讓冰島重新認識認識英國,別以為抱上美國的大腿,就可以有恃無恐。
將冰島和紐芬蘭的漁業沖突,和幾內亞灣的劃界綁定,看起來南轅北轍,就連外交大臣莫里森和外交部常務次長伊斯梅,都無法把兩件事聯動起來,只能靜等著艾倫威爾遜的解釋。
艾倫威爾遜便解釋了,通過次要問題讓美國幫忙站臺,增加這一次幾內亞灣劃界的合理性,同時順手解決總是和英國扎刺的冰島。
“這一次我們可以借由幾內亞灣的劃界,讓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站在英國一邊。如果想要劃界問題大家都高興,就要順便拿出一個經濟封鎖的決議,我相信法國人一定會很熟悉這個辦法,大陸封鎖政策可是拿破侖發明的。”
“可是我們提出就”伊斯梅爵士說到這停頓了一下,意思很明顯,有以大欺小的嫌疑。
“所以我們要讓法國人提議,幾內亞灣周邊的殖民地,連同黃金海岸和尼日利亞自治領都算上,加上葡萄牙的安哥拉,西班牙的赤道幾內亞,才勉強和法國殖民地處在一個水平。西班牙和葡萄牙之所以態度強硬,就是怕我們不摻和的話,面對法國的時候吃虧。”
艾倫威爾遜娓娓道來,“兩百海里經濟專屬區是很公平的劃界方式,而且可以團結殖民國家,因為不單單我們手中,法國手中也存在大量的海外島嶼,這些島嶼人口許少,以這些島嶼為據點,加上兩百海里經濟專屬區,就能畫出來一大片的海域獨享。總的來說我們和法國人都因此占據了大便宜。”
事實也正是如此,后世的領海面積排名,美國因為兩洋大陸架加上太平洋的島嶼。獨占了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領海,法國就是排第二的國家,同樣有上千萬平方公里,不比美國小多少。
而出現兩百海里經濟專屬區的時間,英國的殖民地已經都丟的差不多了。又不像是法國保留了一些島嶼,導致英國的領海面積只有法國的一半。
所以艾倫威爾遜認為,提早提出兩百海里經濟專屬區的概念,對英國是很有好處的。因為現在英國手中的牌,比原本的歷史多得多。
有了這個領海概念,英國對手中還存在的不少看起來沒價值的島嶼,重視程度就會提高一個臺階。第二大好處就是五眼聯盟,后世領海面積排名中,前十名當中包括但不限于,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英國。
五國領海面積相加,大概有三千九百萬平方公里的面積。
現在提出這個概念廣而告之的話,艾倫威爾遜沒盡興具體計算,但英國的領海面積怎么也要提高到和美法兩國平齊的水平,這個水平應該是不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