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呢”葛麗泰嘉寶有些好奇,一個帝國主義官僚還懂這些
“歐洲電影市場的統一可是我做的。”艾倫威爾遜挺直了腰板,說到這他忽然覺得,自己在幾個影后面前有這種待遇,完全是理所應當,“文化是很大的概念,更別提輸出了,有了歐洲市場,不敢說能和好萊塢對抗,但平臺存在,就是強大的保證。”
艾倫威爾遜上輩子呆在的地區,嚴格來說不存在什么文化輸出強國。
哪怕是貌似存在感很高的韓國,也只是在亞洲范圍之內有影響力。
光是把文化產業聚焦在很狹義這一塊,韓國都不算強大,電影和電視劇、電視劇和音樂之間都存在嚴重的壁壘,綜藝更是排在最后,火爆的影響力也是這個順序從高到低這么排。
韓國嚴格來說在后兩者還算是比較強勢,但電影和電視劇遠比后兩者重要。
在電視劇領域,土耳其和墨西哥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過韓劇。
至于電影產業,那是美國很重視的產業,別說是韓國,哪個國家都不是美國的對手。
美國好萊塢的衰落在于超英電影的泛濫,和為了政治正確導致電影越發套路化。但就算是衰落,對其他國家仍然是碾壓的存在。
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中國電視劇沒怎么輸出,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已經不比韓劇差多少了。
正常來講,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畢竟中國根本不在乎海外市場,官方層面和個人層面都是如此,官方不提,電視劇演員極少會去其他國家去穩固影響力。
畢竟是在國內成功,就能換來大幾千萬上億的收入,你讓中國演員出國,和韓國明星一樣頻頻去什么印尼、越南、菲律賓刷存在感,那肯定不可能。
東南亞人要追一個中國明星,那幾乎是不可能見到真人的,純純的屏幕追星。
但就算是只能隔著屏幕追星,中國電視劇也已經在東南亞緊咬著韓劇了,這就要提另外層面的事情了,中國有視頻網站和短視頻網站出海。這些平臺都是中國資本在支撐。
誠然,國內的互聯網公司不管做什么應用,只要美國也有類似的應用,一般都競爭不過美國,這是一個事實。但中國好歹有,韓國沒有這種平臺。
世界范圍內,主流平臺都是美國的,韓國文化輸出要看美國的心情怎么樣。
有這種平臺存在,這個平臺中國資本還說的算,把中國電視劇置頂,自然就不缺乏曝光度,這是韓劇做不到的,韓劇只能為網飛那樣的公司賺錢。
更高層次的電影,中國所追求的和韓國根本不一樣,準確的說,中國要的是在文化輸出上有美國的地位,根本看不上韓國的路徑。
如果中國也組建唱跳組合,打扮的光鮮亮麗去賣笑。還沒出海就會在國內被罵出翔。官方還會出臺政策進行抨擊。
中國需要的和美國輸出的本質來說差不多,世界只能由老子拯救。可美國肯定不愿意,目前就卡在那個位置上。
這還是狹義上的文化影響力,英倫風算不算影響力法國的歐萊雅和路易威登算不算影響力,德國的bba在世界范圍同價位穩壓日系車的認識,這都算是文化輸出的一部分。韓國占哪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