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都多長時間沒出過武麥拉發射場了,根本不知道從來都顧全大局的帝國專員,對他進行無恥欺騙,輿論哪像是艾倫威爾遜說的這么風云輕淡
光是英國左一個至暗時刻、右一個不列顛空戰的形容詞,連敦刻爾克都可以起到正面作用了。
英國都這樣,更不要提美國,相關的不相關的,政客、學者、律師、都要為此鍵政兩句。
多數人在蘇聯的成功中看到了它所包含的宇宙意義羅馬帝國控制世界是因為它擅長修路,后來人們向海洋發展,大英帝國成了統治者,因為它有船。現在,赤色份子已經在外太空建立了立足點。
這是不是說,即使明年我們向太空發射一顆更好的衛星,也不能讓人安心。美國人會周期性地苦苦思索,為什么美國會變得軟弱。
新聞界被驚醒了,時代周刊說美國向來以其技術能力、科技實力和第一個取得成就而自豪。現在,不論做出多少合理的解釋,整個國家都陷入突然和深深的失望,美國人被這紅色的月亮奪去了光彩。
斯普特尼克時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隨著各路鍵政達人討論的熱潮越發廣泛,蘇聯的技術被理解的越深刻,而反過來美國就越發的憂慮。
蘇聯的技術濾鏡就在鍵政達人們的討論中,越發的濃厚,成功就是成功,尤其是在美國早先嘗試發射衛星失敗的對比下,蘇聯的航天和導彈實力,被夸張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太空競賽的第一輪,美國已經無可爭議的失敗了,從在任何技術上領先任何國家,心中只有上帝的心態,變成了蘇聯要做什么的心態。
蘇聯成功的在美國公民的心中,短暫的取代了上帝的地位。教皇有幾個師的話,在這一刻部分實現。
這一切都是沒出過武麥拉發射場的圖靈不知道的,為了給發射場的英國研究人員減壓,艾倫威爾遜一個字都沒有透露,反而東拉西扯,從曹丞相的十勝十敗論中吸取營養,給予發射場的英國航天精英以信心。
“其實某種意義上,我們面臨的難度比蘇聯要低,蘇聯的發射場在哈薩克,那是一個高緯度地區,而武麥拉發射場臨近赤道,我們的發射會有一些助力。”
發射軌道衛星最簡單的方式是沿著赤道向東瞄準發射,這樣可以利用地球自轉加速,也正是因為蘇聯在地理上的劣勢,美國才對蘇聯的技術感嘆,基礎的不對等,導致蘇聯必須要在技術上勝過美國,才能做到同樣的事情。
要知道在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之前,美國其實嘗試發射過兩次,但都失敗了。
美國從心理上就不認為蘇聯會成功,但蘇聯真的成功了。
“紳士們,哪怕你們送一顆土豆上天,憑借我們在輿論上的優勢,也可以讓它在意義上和斯普特尼克并肩,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