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會爆發世界大戰,那么今日盟友明日敵人的基礎就不存在,當前的局勢一定會長時間的保持,那么短時間就不能考慮隨機應變了,而是要明確一個英國需要什么的外交框架,然后在未來幾十年一直使用。
從宏觀角度來說,以史為鑒,十九世紀的大英帝國外交,本質上是確保英屬印度的安全為中心,所以打造了周邊的防御體系。
現在既然馬來亞殖民地已經代替了英屬印度的作用,當前還能利用上周邊的荷蘭、葡萄牙,那么亞洲方向的戰略,既然是對保護英屬印度安全的繼承,只不過換成了馬來亞。
哈羅德威爾遜也同意了這一點,英國轉移了這么多產業,又用英鎊區進行扶持,要開始收獲的時候,絕對不容其他國家把馬來亞殖民地從英國分離出去。不管準備下手的是誰
“甚至可以以馬來亞為基地,在亞洲進行離岸平衡。在馬來亞工作的時間當中,讓我認識到了,可能蘇聯陣營,并不像是美國人說的那樣鐵板一塊,我們這邊的判斷才是正確的,中國對蘇聯并非是附庸關系。”
具體的內容都在一磅重的報告當中,外交大臣可以自己慢慢看。
“當然遙遠的東方,在當前而言并不急迫。”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和其他方向相比,歐洲仍然是重中之重,法國當前的局勢頗為令人擔憂。我們真的不希望,出現一七年的重演,那會對整個歐洲出現不可預知的影響。”
去年開始的世界經濟危機,讓法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百分之五。而英國則繼續增加,而在財政上,去年法國的總支出是五百五十四億法郎,赤字超過一百億法郎。
龐大的財政赤字自然是因為要支撐阿爾及利亞的戰爭軍費,這就導致了法國左右兩派的沖突,從三月份開始,抗議游行時有發生,不出意外的話,法國又要換政府了。
“你是說,法國可能導向蘇聯”哈羅德威爾遜發出疑問,滿是不可置信。
“倒是沒有這么嚴重,只是我對法國現在的局勢非常復雜,法國人折騰可以幫助英國吸引注意力。”艾倫威爾遜喜憂參半的道,“要是戰爭這么容易結束,壓力就全在英國身上了。”
到底幫不幫法國人,對艾倫威爾遜是一個難題,法國要是被搞定了,英國也撐不住。
“親愛的,法共應該是很復雜的,有沒有認識的人。”回家之后,艾倫威爾遜詢問帕梅拉蒙巴頓,關鍵時刻還是妻子的人脈比較實際。
“你要投共”帕梅拉蒙巴頓給了一個懷疑丈夫是否可靠的眼神。
“怎么可能,我是我們的人。”艾倫威爾遜面對這種懷疑差點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