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德威爾遜也沒想在蒙巴頓集團是否強大上費唾沫,拿出來了赫魯曉夫的出訪評估報告,詢問道,“你確定,這兩個國家不是一路人么”
原來是這件事艾倫威爾遜心中了然,點頭道,“當然確定,報告都已經寫明了。當前蘇聯方面主張緩和,他們的中國同志似乎沒有這個想法。外交政策上有沖突,外在表現上肯定有內核上的原因存在。”
“根據去年莫斯科大會上,一些半公開證實的消息,主要來自于南斯拉夫方面。中國有和蘇聯別苗頭的趨勢,當然我們的渠道有限,不能因此就斷定什么。只能判斷,中國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并非東歐國家和蘇聯的關系。”
“這能說明什么呢”哈羅德威爾遜沉吟了一下,微微搖頭道,“似乎很單薄。”
“大概相當于法國說美國是自由世界的寄生蟲吧雖然這也一個事實。”艾倫威爾遜面帶笑容道,“其實要做寄生蟲,是每一個國家的夢想。這談不上誰對誰錯,每個國家的領導層要為本身考慮,不管國際主義喊得在響亮,也不能改變這個本質。”
不是有句話叫我們不全對,你們不全錯么,話語雖輕,但也一定程度上接近了本質。
“那我們應該考慮和美國一起,將蘇聯集團分化。”哈羅德威爾遜很信心滿滿的道。
“我不建議這么做,當然我不是對美國有成見。”確實對美國有成見的艾倫威爾遜,開口勸說外交大臣不要這么做,“朝鮮戰爭才過去五年,從我們那個英國人都知道存在,但政府從來不承認存在的那個部門的反饋來說,當今美國國內的大環境,對中國敵意還是相當濃烈的,政界、文化領域以及其他方方面面都是如此,可能軍界態度會客觀一點。”
“在這種環境下,做出這種建議,華盛頓可能會認為我們的建議,是對美國的不信任。而且從經濟上,香江做進出口貿易的中轉站,雖然一些國家有所察覺,但卻不知道具體的數字有多大,如果萬一成功了,進行全面貿易,可能英國的貿易會失去當前的特殊性。”
以朝鮮戰爭來說,美國并未出全力,朝鮮戰爭并未影響到美國的國力。畢竟世界大戰美國積累的國力太豐厚了。歐洲尚未恢復到巔峰,還處在美國商品市場的位置上。
而越南戰爭時期,歐洲各國早已經恢復了國力,可不像朝鮮戰爭這么容易被美國擺弄。越南戰爭的失血,都是美國人自己的血,那才令美國人感覺到疼痛。
朝鮮戰爭沒觸發什么美國的反省心理,被打疼了的美國只是更加敵視中國。心態大概類似,下次讓你好看的心理。
至于香江的中轉港口地位,有多大的意義,哈羅德威爾遜也有所了解,最后道,“我們還是應該試探一下美國人的口風,當然如果華盛頓是在頑固,那就沒什么可說的了,我們已經盡到了盟友的責任。”
“考慮萬分周詳,大臣。”艾倫威爾遜沉吟了一下,隨后自告奮勇道,“這樣,這件事就交給我,我去一趟華盛頓溝通,也算是體現了英國對此的重視,大臣才剛剛結束訪問,不應該馬上再去美國了,這個安排大臣看怎么樣”
“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蒙巴頓集團剛剛和美國企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合作。應該有人脈可以讓行程變得順利。”哈羅德威爾遜非常贊成的開口。
要不說外交大臣會選人呢,整個英國還有比艾倫威爾遜更加適合,在英美特殊關系上發揮工作能力的人么根本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