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子將宛城的卷宗給了周明宣,這些卷宗的參考意義不大,因為都是為了迎合當時的先皇。
所以,宛城的守將幾乎被抨擊的一無是處。
反正也定下了失責之罪,到底是如何,真相如何,誰會關心呢。
想到這里,福子就覺得擔心,若真是有罪名在身,就他們家公子那個性格,估計不能忍受吧,弄不好得幫著翻案。
還好,現在的皇上是個明智的君主。
這一點上福子倒是猜測的很準,周明宣看了卷宗之后,陷入了沉思,然后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
“公子”福子有點擔憂的問道。
“不寫當時城池如何陷落,也不寫將領們到底是怎么殉城的,只寫罪名,這便是宛城的知府,簡直混賬糊涂”
福子知道他家少爺是個耿直的個性,但是有些時候這樣的性格也讓少爺很容易招惹麻煩。
“這些官員如此做事,可對得起那些死了的將士”
周明宣很是憤怒,但是他也明白,這樣的事情此前不少,以后他不想以后還有。
看著上面那些犧牲的將士的名冊,他想著,即便不是為了寧茉,這件事情他也該管一管了。
他仔細的查看名冊,看到了殉城的縣令,俞興恒。
“福子,這個縣令的生平呢”
福子聽到這話,趕忙幫著查找卷宗,而后終于找到了,仔細一看,微微一愣。
“少爺,這俞縣令出自都城”
周明宣仔細的看了看,沒錯,不僅是出自京城,而且還是有些門第的,俞家,也是現在的長興伯府。
這長興伯府已經有些沒落了,雖然這些年娶了幾房有錢的兒媳婦,但是因為沒有出色的子孫,還是能看出來沒落的態勢。
都城大家族多,沒落的大家族也不少。這個長興伯當年也是跟著開疆拓土的,只是他們家是文臣。
可是后面的子孫不出色啊,即便是曾經除了內閣大學士,可是家族到了現在,連個正經走科舉的子孫都沒有了。
這樣的門第,也難怪對自己的孩子不上心。
周明宣看著這些,心中難免有些擔憂。
嬸子的性格看著綿軟,實際上也是個心思細膩的人,若是知道自己的出身,知道那個伯府連個看重自己的人都沒有,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而這樣的長興伯府,里面勾心斗角的事情肯定不少,只怕是不適合嬸子再回去了。
“你說找到了見證當年戰事的人,帶他來吧。”
周明宣這么說,福子這才出去帶人進來。
這人是個行長,只是額頭帶著刺字,這便是犯人的標記了。
能從被分配的士兵中脫穎而出,還走到行長的位置,也是不容易。
“你叫什么名字”周明宣這么問,那人盯著周明宣回答“趙翔。”
名字倒是不錯,周明宣看著這人,不像是個粗人。
“當年宛城被攻破的時候,你在場”
周明宣這一句話,對方就好似陷入了冰窟之中。
這件事情就好似是自己額頭的印記,好似要跟著自己一輩子的恥辱,每次他都不想讓人知道,他是在宛城的戰場上活下來的。
“我在”